首页>人物·生活>悦·生活悦·生活

周文彰:让业余更有意义

2014年02月13日 20:19 | 作者:王小宁 | 来源: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全民书法的时代,我们可以追求,但毕竟难以成为现实。这是不是意味着中国传统文化衰落呢,我们就要为此而沮丧呢?

  问:一位著名书法家在看过您在银谷的书展后写了这样一首诗:“哲理文韵融一炉,翰墨彰显在旅途。风发敬悟行自远,终归天道化玉壶。”您如何看待自己的书法?据说您的书法是从写草书开始的,这种修习路径与传统书道修习路径有所不同,您对此有何独特的心得和感悟?

  答:我写书法的经历使我产生很多感悟。第一个感悟,学无定法。古人说过执笔无定法,说的是握笔没有固定的模式和方法。写书法也是这样。通常认为写书法要从楷书开始,而我恰恰从草书开始。有的人从隶书开始,有的人从篆书、魏碑开始。而认为写书法一定从楷书开始是把书法教条化了。学习书法到底应从什么开始,要取决于学习者对汉字把握的基础,取决于他的性格。我的性格比较适合草书开始。

  第二个感悟,什么年龄都可以学习书法。从儿童学习书法是童子功,如果误了这段时间从青年时代也很好,因为对汉字的意义已经有所把握,有的人从退休开始也不晚。很多老同志从60岁开始写字,也写得一手好字。我是从50岁开始的。不要因为我们过去没有学习书法而感到后悔,现在起步一定不晚。

  第三个感悟,书法慎言创新。创新是民族文化的灵魂,各项工作都要创新。但我总觉得书法要慎言创新。书法是在中国有几千年的传统文化,是中国独特的艺术瑰宝,它有很久远的历史积淀和博大的文化内涵,需要我们去认真领会、模仿、把握。光这一点,倾尽我们毕生的精力都不够!你想想,毛笔字在古人那里,他从小到老都在写,从早到晚都在用。在古代,毛笔字写得好不好是衡量一个人有没有文化素养的重要标志,这个品评标准对古人把毛笔字写好具有重大的压力和动力。而现在的我们,多半都是业余时间在写,没有办法和古人比。毛笔和毛笔字写得好不好的压力和动力远远没有对古人那么大。这就表明,今天我们能把这门艺术继承和学习过来就已经相当不容易了。今天的书法很少有能够超过古人的,所以我认为对传统书法主要是继承和弘扬。只有把这个做到位了才能提到创新。我们学习古人书法总有不到位的地方,不到位的地方就是自己的面貌。书法上的创新,如果把握不当还能产生副作用。什么副作用?第一,浮躁。在创新的幌子下不愿意多学古人继承传统。而是自己离开书法的源头搞所谓的创新。第二,助长恶搞。在工具上,在字形上,在原材料上,比如用拖把、用头发或者字写得让人不认得,缺乏书法固有的美感。

  第三,要对书法有个正确的价值观。书法在今天已经不负有工具的意义了,实用性大大降低。它主要是一种艺术。艺术,总是特定人群的事情。所以全民书法的时代,我们可以追求,但毕竟难以成为现实。这是不是意味着中国传统文化就衰落了呢?我们就要为此而沮丧呢?在我看来,大可不必。毛笔写出的字,钢笔圆珠笔写出的字,跟键盘敲出的字都是汉字,只是工具和载体不同而已。网络时代,毛笔字被抛弃得更远,但汉语词汇却以极快的速度在增加:粉丝、吐槽、逆袭、纠结、给力……这种情况我们在其他领域屡次见过。音乐从唱盘到磁带,从磁带到光盘再到优盘,不但没有消失反而更容易交流和传播。照相,经历胶卷到数码,证明照相技术越来越发达,而照相本身更加容易复制、输送、储存。为了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我当然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人学习毛笔字,再造生活,所以我在海南一直在推动中小学开设书法课,但我们不应该为今天的大多数人并非书法的修习者而感到沮丧,因为社会毕竟在前进。

编辑:罗韦

1 2

关键词:书法 生活 学习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