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今日头条今日头条

追忆永远的“塔河委员”梁匡一:“新疆,我把一切献给你!”

2014年07月08日 08:30 | 作者:张迎春 陈亚洲 依明江·吾买尔 | 来源: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委员

  5月28日凌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协第二至五届委员、第六届常委,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研究员,著名水文地质学专家梁匡一,走完了87岁的人生旅程,永远地闭上眼睛,再也看不见他深爱着的新疆大地。

  1951年,梁匡一从北京大学毕业后到新疆,在这片热土工作、生活了63年。去世前一周,老人签署了《遗体捐献申请登记表》,志愿把遗体捐给新疆医疗事业。在生命最后的日子,他反复念叨:“我老了,还有什么可以奉献给新疆……”

  青春、热忱,事业、生命,乃至身体,他把自己的一切,全部毫无保留地献给了新疆。

  梁匡一走了,怀着对新疆大地的无限热爱和眷恋。

  梁匡一没有走,他用另一种方式永远地留在了新疆。

  淅淅沥沥的雨滴,追述着老人不平凡的一生……

  赤子之爱

  1951年10月,24岁的梁匡一从北京大学地质系研究生毕业,主动请缨赴新疆从事石油地质调查工作。

  风华正茂的天之骄子,为什么放弃优越的大城市工作机会,选择人烟稀少的新疆?多少年来,不知多少人对此疑惑、向他发问。梁匡一的答案简单明了:“新中国号召青年‘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我想去新疆为国家寻找矿藏……”

  一个决定,注定了一生的传奇。

  当年12月,他乘坐大卡车颠簸近一个月抵达乌鲁木齐。从北京带暖气的楼房,到土炉烟熏的泥巴房;从宽阔的长安街到满是石子的泥土路……条件无比艰苦,但他坚守理想信念,把人生倾注在边疆大地,为新疆的石油、煤炭等自然资源的探测考察贡献了毕生精力。

  梁匡一被业界称作“新疆地质勘探事业的拓荒人”。他的足迹遍布新疆166万平方公里大地,为新疆水文地质事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他多次参加新疆农牧业综合科考:1956年起,与彭加木共同参加中苏联合科考队,担任水文地质组中方组长,历时两年多考察新疆农牧业自然条件、制订开发计划;为抵御3年自然灾害,从奇台向奎屯一带踏勘多个冲积扇寻找用于农耕的地下水源,做出开采浅层地下水的规划;面对新疆人口不断增加、急需开发荒地为农田的紧迫形势,他赴新和等县作水文地质调查,为于田县各族群众打出一口口水井……

  梁匡一把壮美的青春之歌,写在了新疆大地上,也留在了晚年撰写的回忆录——《我的攀登》里。在这本他于81岁动笔留给亲人的书中,详细记录了当年每次科学考察的地质资料及数据,还有自己的认识和思考。书里没有一句为自己“歌功颂德”的词句。夫人孙强生说,老梁非常严谨,参加工作后每天不论多晚都要整理笔记、写日记。退休后也闲不住,多次参加由法国、德国专家组成的新疆野外地理和考古考察研究工作。在家人建议下,翻查日记、整理传记成为他晚年生活的一大乐趣。

  梁匡一是个开朗乐观的人。“父亲这一生很不容易,大部分时间在野外工作,常常遇到危险却很少提起……”女儿梁一强含泪回忆说。在《我的攀登》数万字叙述中,唯一一次提到遇险仅用了短短几行字。那是1959年9月27日晚,他和苏联科学院专家在结束科考回乌鲁木齐的路上遇到大雨,汽车高速行驶时突然翻车,他被倒扣在路基上。醒来后发现有惊无险。

编辑:付鹏

01 02 03

关键词:新疆 政协委员梁匡一 梁匡一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