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史记·资政>晚清风云晚清风云

甲午战争中的六张面孔

2014年09月16日 16:15 | 作者:马长虹 | 来源:学习时报
分享到: 

甲午战争 资料图

甲午战争 资料图

  正值甲午战争120周年,随着史料的挖掘和研究的精进,对于甲午战争中一些人物的看法,史学界有了巨大的变化。现就择其要者,略加阐述。

  李鸿章:

  以前,李鸿章一向被视为“奸臣”,说他在甲午战争中“避战求和,保存北洋实力”。作为总指挥,李鸿章奏报说,北洋海军仅有八艘主力军舰可资海战,且装备过于落后,后勤保障不足。若与日本海军决战,胜负难料。因此他主张舰队“游弋渤海内外,作猛虎在山之势”,作为战略威慑来牵制对手,使日军在海上活动始终存在顾忌,并寻机歼灭弱势敌舰。简单地说,李鸿章对北洋海军的判断是,攻固难胜,守则有余。事后看,这个判断是相当客观的。

  对中国陆军,李鸿章知道能派上用场的并不多。以淮军为主体的、担任北洋边海防卫的陆军只有5.4万人,其中机动兵力2.5万人。这些为国戍边的勇营部队,却不在国家编制之内,一应吃穿用度均由地方自筹,身份类似民兵。大清的正规军是八旗、绿营,虽近百万却不堪使用,每年还要花掉清廷2000万两白银。这笔钱相当于北洋海军建军购舰的全部费用。

  与之相比,日本陆军的机动兵力有12万人,几乎全部投入了中国战场,战时任何一个兵团均在3万人以上,超过中国机动兵力的总和。甲午之战,日本是举国总动员,中国却只是北洋地区总动员。这个是皇帝定的,怪不得李鸿章。

  事后来看,李鸿章如果能在自己掌管的洋务企业加大资金投入和研发力量,自主生产出像日本那样的重火器、开花弹,或许战场上的胜算能大一些。

  翁同龢:

  此时光绪皇帝极为信赖的,乃是军机大臣、帝师翁同龢,亦是清流党的领袖。清流党以清廷中枢的京官为主,虽饱读诗书却不谙时务,仅凭道德标准议论时政,任何对外妥协的官员,都会遭到抨击甚至被指为“汉奸”。后世对李鸿章的负面评价,往往是从清流奏章中找到的“史料”。

  李鸿章当时的职务是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北洋大臣负责北洋(即环渤海地区)各通商口岸的对外交涉以及海防,直隶总督的权限仅及于直隶一省,是地方官员。李鸿章驻节天津和保定,不仅无法直接参与清廷的讨论,甚至未经皇帝召见,都不得擅自入京。

  翁同龢为首的清流党,早就对李鸿章等洋务派心存不满,必欲除之而后快。翁任户部(相当于财政部)尚书时,1891年全力推出了外购军火的禁令。甲午战争期间,清流对李鸿章及其海陆部将的无端参劾滚滚而来。这些参劾不管事实是否准确,只看是否惊世骇俗,因此往往极尽编造、夸大之能事。如果编造的故事过于离奇,以致君怒罢官,言官反而感觉十分骄傲,认为自己强项敢谏,满朝清流还会以之为榜样。

  因为弹劾者只承担有限责任,奏章的杀伤力甚至超过了日军的炮弹。淮军大将卫汝贵冤死刀下,海军统帅丁汝昌险交刑部治罪,均拜清流所赐。有篇弹劾李经方(李鸿章之子)甘当日本人驸马的奏折,极为荒诞,翁同龢却大为赞赏,称其写得“绝妙”。将政见之争看得比国家利益还重,这是翁同龢之过,也是他最终被慈禧和光绪弃用的原因。

编辑:曾珂

1 2 3

关键词:甲午战争 李鸿章 丁汝昌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