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史记·资政>晚清风云晚清风云

甲午战争中的六张面孔

2014年09月16日 16:15 | 作者:马长虹 | 来源:学习时报
分享到: 

  叶志超:

  平壤之战,是甲午陆战的转折点。清军一败涂地,彻底击溃了人们对大清陆军的信心。多年以来,下令从平壤北撤的提督叶志超,被斥责为贪生怕死的“逃跑将军”。但叶志超一向作战英勇无畏,有“叶大呆子”之称,何以在平壤竟判若两人呢?

  9月15日,叶志超统率1.5万清军驻守平壤,与1.6万余日军苦战一百天。卫汝贵部盛军、马玉昆部毅军顽强作战,奉军统领左宝贵在恶战中为国捐躯。日军进展有限,整个白天的战斗可谓势均力敌。然而,集结到平壤的清军,都是勇营部队,虽是国防精锐但却不在国家编制,得不到国家后勤的支持。他们接令后火速出发,军火、粮食、辎重等大宗物资,无法随军大量携带,只能留待后路陆续筹措后向前线转运。

  清军杂乱而迟缓的后勤,没能及时将弹药、粮食运到。平壤守军15日激战一天后,弹药已少得可怜,根本不够一天同等强度战斗的消耗。最夸张的是加特林机关炮的弹药存量,仅够再发射几分钟。比弹药更困难的是粮食,大部分清军除出征时携带的军粮外,没得到任何补给。叶志超只好就近筹措,但平壤不过两万人口,倾其所有也仅够上万清军维持三日。

  在“子尽粮完”的绝境下,叶志超与众将集体会商后,决定假意投降,然后连夜弃城北撤。日军对白天还英勇无比的清军,傍晚突然要求缴械投降满腹狐疑,遂在要道设伏。清军雨夜撤离,陷入重围,溃不成军。

  丁汝昌:

  甲午战争中的海战,远比陆战更为后人瞩目,除了邓世昌的事迹深入人心外,还因为号称世界第八、亚洲第一的北洋海军,竟然全军覆没。于是,有人指责海军提督(相当于海军中将)丁汝昌,说他以陆军出身统率海军,使用了错误的阵法,制定了保守的战略。

  丁汝昌出身于刘铭传的铭军,是水师军官,后铭军北上剿捻,水师改马队,丁汝昌才成了骑兵军官。这个是有案可查的。但内河水师与大洋上的海军有质的不同。丁汝昌统率海军后,虽十数年勤学苦练,完成了向海军统帅的转型,但他在舰队内部,仍然只负责人事、后勤、舰队活动方针等行政性事务,具体的舰队训练、作战指挥,则由在他之下的左、右翼总兵(相当于海军少将)承担。

  左翼总兵林泰曾兼任“镇远”舰管带(舰长),右翼总兵刘步蟾兼任“定远”舰管带,二人均毕业于福州船政学堂且留学英国,是真正的“海军专业”出身。应该相信他们选择的阵法、战略,绝不致一无是处。

  舰型决定阵法,实力决定战略。黄海海战,中方以横阵迎敌,是因为北洋舰队所有军舰的火力设计,都格外强调舰首方向,横阵才能使炮火威力最大化。五个小时的海战中,中方命中率远高于对手但却惨败的原因,主要是炮弹缺乏且威力太差。北洋舰队以不能爆炸的实心弹为主,开花弹奇缺且不能国产;而日本海军用的全是开花弹,里面填充了自行研制的苦味酸烈性炸药,杀伤力惊人且均为国产,要多少有多少。因此,海战之败是败在科技创新上,而不是阵法抑或战略上。

编辑:曾珂

1 2 3

关键词:甲午战争 李鸿章 丁汝昌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