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12届全国政协双周协商座谈会>十二届全国政协第二十八次双周协商座谈会 十二届全国政协第二十八次双周协商座谈会

全国政协“加强黑土地保护”双周协商座谈会发言摘登

2015年04月13日 14:56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全国政协委员、华夏董氏兄弟集团执行董事董配永:
让农肥当家做主是对黑土地的最好保护

保护黑土地要倡导使用农家肥。现在种地大多依赖化肥农药,长期以来造成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微生物减少,水土保肥能力减弱。我们要把保护黑土地寄托在农家肥上。为增加农肥投入,更好地保护黑土地以及全国所有耕地,提出如下建议:

一、 建议国家就出台专门文件,推广使用农家肥,力争使农家肥使用比例上升到50%以上。

二、 建议科学规划和建设农家肥生产基地,把畜牧业发展和对秸秆的利用有机结合起来,国家应大力推进农家肥生产基地化、网格化建设。建议按土地3%的比例建立农家肥生产基地,即一万亩土地要有三百亩土地用于发酵、沤肥、追肥的场地。

三、 建议在黑龙江和吉林两省设立农家肥集中粮店使用试验区,首批可选择十个县、十个农场或乡、十个种植大户先行一步,给予财政等方面的扶持,对使用农家肥种地的农户给予补贴,充分调动农民积极性。

四、 建议国家对黑土地保护给予信贷支持,提供一定比例的贴息或低息贷款。

五、 建议水利部门对重点黑土地兴修中小型水利设施,以增强水土保持调控能力。

全国政协委员、吉林大学机械与工程学院教授徐涛:
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保护性耕作是一种以保持水土、防治土壤侵蚀为目标的新型耕作技术体系,有别于传统耕作方法,主要包括免耕播种、施肥、化学除草和秸秆还田等技术。与传统耕作方法相比,保护性耕作技术投入低,节省劳动时间和强度,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优势。为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建议:

一、 建立示范区,加强研发和推广适合我国国情的现代化生产的农机设备。国外许多国家,有很多可以进行大面积保护性耕作作业的农业机械设备,其特点包括:土地集中连片,可以大规模机械作业;农机设备研发成果多、应用范围广,易推广;配套系统设计合理。由于我国现行土地政策是土地承包到个人,地块分散,即使购买国际先进农机设备,也不可能立即投入使用。因此,如短期内不能改变土地政策,应尽快加强研发和推广适合我国国情的现代化生产的农机设备。据调查,诸如免耕播种机这类黑土保护性耕作技术,国外很多国家已经普遍推广;国内一些科研院所也根据中国国情进行了研发、试推广,此项技术深受示范区农民认可。

二、 制定配套的保护性免耕技术推广的科学管理系统。加快配套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如加快除草技术、施肥技术、收获和秸秆还田技术的研发和推广。

三、 减少审批手续,改革、放开保护性耕作机械设备入市政策。建议国家继续给予相关农机企业政策和资金倾斜,同时解决融资难问题。

四、 政府扶持。西方国家在推广保护性耕作方面有许多可借鉴地方,比如:给予进行保护性耕作的农民适当资金补助和法律保护。对研发部门及个人,提供科学平台及资助。

全国政协委员、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副主席郑福田:
加快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

内蒙古有黑土地26.76万平方千米,包括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全境和锡林郭勒盟东部。内蒙古黑土地保护现状:一是耕地质量下降,综合生产能力降低;二是农田基础设施条件差,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低;三是水资源分布与耕地不相匹配,利用效率低;四是盲目过度开发,生态调控能力低。大面积的森林、草地被开垦为农田;五是综合协调机构不健全,保护建设效率低。各部门难以形成合力,投入资金总量较少且分散,保护和建设效果不明显;六是法律法规不健全,监督管理水平低。大量优质基本农田成为建设用地,占补平衡中“占优补劣”问题普遍。对此建议:

一、 加快耕地质量保护建设管理立法进程,制定出台耕地质量保护法,修订完善土地管理法和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加快制定黑土地保护建设管理规划,将优质黑土地耕地划为永久基本农田,建立数据库,严管严控。协调建设项目向黑土地倾斜,加快建立黑土地质量保护投入补偿激励机制,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设立黑土地质量保护专项研究基金,加快建立黑土资源保护利用科技支撑体系。

二、 加快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是保护和发展农民土地权益、促进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的基础性工作,要尽快完成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进一步赋予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抵押、担保和入股发展规模化经营的权利。只有把承包地确权到户、公开登记,农民才能放心流转承包地;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才能放心搞规模经营、放心增加对黑土地建设的长期投入。

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欧阳华:
推广科学合理的耕作制度和治理模式

就推广科学合理的耕作制度和治理模式来保护黑土资源谈几点建议:

一、 大力发展循环农业、积极推广科学合理的耕作制度和治理模式。长期以来,科研部门和当地的农业部门总结出一些黑土资源保育与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模式。如秸秆还田、深松蓄水等技术模式,以及轮作、免耕、少耕等保护性耕作方法保护及恢复耕地地力等。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投入资金有限;一些治理模式由于投入过高难于推广。

二、 加快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建立黑土地资源保护长效机制,农民现在保护黑土资源的积极性不足,因为只有经营权,没有继承、转让权利。建议加快土地产权制度的改革,使农民单一的经营权进一步拓展到占有、处置、入股、转让、抵押、继承等多种权利,从土地产权制度上根本解决农民保护黑土地资源的积极性问题。

二、 建议大幅增加黑土地农田基本设施投入。按照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建议农业、林业部门优先加强黑土地农田水利设施和农田防护林建设。水利部门加大水土流失治理投入,在沟蚀严重地区,采取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的综合措施开展沟壑治理。探索建立科学的黑土耕地保护补偿政策。

三、 需要提高公众的保护意识、树立生态发展的观念。一是要培养生态发展的理念,把生态环境建设与发展农业经济、村庄建设结合起来。二是要培养利益共同体意识,唤起农户的利益共同体意识和环境意识。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黑土 协商 全国政协 双周 发言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