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现场>一点一评一点一评

民间家书里的抗战

2015年08月17日 10:39 | 作者:张丁 | 来源:人民政协网-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同心抗敌、共御外侮的民族情怀

 

  在救亡图存的危急关头,除了国共将士们在前线浴血杀敌外,中国各阶层人民表现了空前的民族团结,展现出同仇敌忾的民族情怀。

 

  在几张东南亚华侨印制的抗日信笺上,右侧印有“同胞速起!抗日救国!”口号,左上角印有漫画图案,说明文字有“家亡国破,命贱如蚁”。还有“毋忘国耻”、“还我河山”的信笺。还有的信封上加盖着“抵制日货”印章,印章内容是“抵制仇货,坚持到底。卧薪尝胆,誓雪国耻”;“欲救国亡,抵制仇货。万众一心,坚持到底”等。

 

  华侨虽身处海外,但对祖国遭难、同胞受辱感同身受,所以在家书中常常可见教育子弟用功读书、诚实做人、诚信做事、尽忠报国的内容。比如1931年10月31日,侨居菲律宾的林锡国在寄给泉州儿女的家书中说:“在这东三省失地,还未收回,那里三千万的同胞,在暴日的铁蹄下,被他们蹂躏残杀,身受亡国惨痛,国难一天严重一天,凡是中国的国民,都要尽国民一份子的责任,同心奋斗,挽救危亡。你们虽然是小小的年纪,也应该努力念书,做一个替国家争气的人,切嘱。”作者心系祖国、努力抗争的民族精神跃然纸上。

 

  七七事变的消息传到南洋各地,华侨更是掀起了倾力支援祖国抗战的热潮,纷纷捐款捐物,购买救国公债,有的参加义勇军回国参战。这是1939年4月,在菲律宾马尼拉的树妹寄给福建晋江浅姊的家书,其中有这样一句话:“環侄整装乘舟返国,但他此行不是回家省亲,乃是为国当兵服务而去”。浅姊居住在晋江檀林乡,她的“環”儿在马尼拉随姨父许文修在工厂做事。这位热血青年在菲律宾华侨组织的号召下回国参军,投身于抗日救国的队伍之中。

 

  韩雅兰,1905年生于陕西省蒲城县,家庭条件优越,大革命期间参加中国共产党。1936年底,她瞒着父母偷偷到延安上了抗大。次年1月,韩雅兰被录取为抗大二期四大队女生区队学员。4月18日她给父母亲写了一封家书,解释了自己不辞而别的原因:“儿要为改造不合理的社会而奋斗,为后来女子求幸福,也要和男人一样为国家民族求解放,作一点有意义的事业……。这就是儿此次来延安的主要原因。……因为时间的关系,不能回西安面商于大人。想大人看现在全国人民抗日的热情,也许会不再生儿之气。”

 

  1937年11月,日军侵入浙江,杭州、绍兴、宁波、温州、台州等沿海城市相继沦陷。为挽救同胞的生命,正在同济大学医学专业读书的刘宗歆提前毕业,参加了红十字会医疗队。1938年6月11日,他在写给妻妹陈丽的信中说:“金华现在比较是算前方了,伤兵很多,没有好医生来救护,医官都是不好的。金华现在虽然比较的危险,但我们仍是前去,多少人被枪杀了,多少财产土地被毁灭劫去了,难道我个人的生命还过分的重视!我很高兴能到前方去生活几时,到了那里,以后当再详告近况。”

 

  日军在浙江义乌、金华等地,播撒鼠疫细菌,对中国手无寸铁的百姓实施细菌战。1941年6月,刘宗歆被聘任为衢县临时防疫处隔离医院医务主任,想方设法抢救百姓,进行鼠疫治疗。当年底,刘宗歆在诊治病人时不幸染上了鼠疫,很快发病,不幸去世。

 

  除了华侨、大学生、白衣天使,我们还收集到了爱国绅士、商人、职员、劳工、出版人、保育生、抗敌演剧队等阶层的家书,这些家书都在新版《抗战家书》中有详细的介绍。

 

  抗战家书作为一种档案文献,真实记录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各阶层人民的心路历程,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我们常讲,要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抗战精神除了包括国共将士艰苦卓绝、血洒疆场的战斗精神,各阶层民众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民族情怀,也包括广大同胞团结一心、共赴国难的爱国精神。即使在家国蒙难的动荡岁月,他们在一笔一画写就的家书中,仍然保持着尊老爱幼、兄友弟恭、夫妻恩爱、诚信奉献的中华传统美德,传承着中华传统文化。我想,这也是中华文明浩浩荡荡、赓续不绝的原因。

 

  正义必将战胜邪恶。日本军国主义所发动的侵略战争,不管最初如何强大,气焰如何嚣张,最终仍逃脱不了灭亡的命运。虽然抗日战争已经过去70多年,但是它给中国人民所造成的巨大牺牲和心灵磨难是永远不能忘怀的。国破家亡,民心凝聚,全民抗争,最终迎来了胜利。穿越历史硝烟,重读一封封感人肺腑的抗战家书,不仅为了铭记那段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更是为了汲取精神的营养,更好地面向未来。从这个意义上讲,家书书写了中国人民抗战的心灵史。

 

编辑:邢贺扬

1 2

关键词:民间家书 抗战 信笺 抗日笺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