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集·言论集·言论

言恭达:言子与《礼运》的时代价值

2015年09月21日 08:58 | 作者:言恭达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言恭达

言恭达

 

 

  □演讲人:言恭达

  ■演讲人简介:

  言恭达1948年生,江苏常熟人。现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教育委员会主任,中国国家画院院务委员,江苏省人民政府参事。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东南大学中国书法研究院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编者按:

  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儒家思想,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深刻影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上,孔子与其弟子一直不懈地传播儒家思想,作为孔子唯一的南方弟子,言子在孔子以仁为核心的哲学思想中,专心研究并阐释礼乐思想,推行礼治,注重德行教育。这对我们今天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言恭达先生对言子思想多有研究,本期讲坛邀请他讲述言子与《礼运》的思想内涵和当代价值。

 

  ■精彩阅读:

  □言偃明白老师“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的教诲,看到为人立本的重要性,把握中庸之道的思想方法,透过礼的沿革和现实仪式,深入研究孔子礼的学说。

  □中国精神,一是蕴含在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精神之中,二是体现为一个运动着的前进式的历史进程。它不是单一地追求表面形式的递变,而是从道德理想与文化价值高度去提升,其精神内核就是崇尚真善美的高度融合。

 

  游学孔门弦歌之治

 

  言子名偃,字子游,是春秋时期孔子三千弟子中唯一的南方人,也是孔门十哲之一,主要跟随孔子学习“礼”,并阐扬孔子的礼乐学说。后世出于尊敬称其为“言子”。

 

  公元前506年,家住“虞山东里许”的言氏家族,诞生了一位资质聪颖的男孩,取名叫“偃”,寓意偃武修文。言偃20岁的时候,言氏宗亲按照传统冠仪,为他举行了隆重的冠礼,取字子游。公元前485年,言偃去到鲁国都城曲阜,北上求学孔门。孔子3岁丧父,17岁丧母,在有着“周礼尽在鲁”之称的文明诸侯国鲁国,他走上了顽强自学的道路。他精通六艺,并不远千里到河南洛阳向老子学习周礼,后又向师襄学琴,在齐国听名家演奏韶乐而“三月不知肉味”。30岁时,孔子开始从教,提出有教无类的主张。此后,孔子的教育事业进入大发展时期,系统确立了以“仁”为核心的儒家哲学思想、伦理思想、政治理念,奠定了儒家学派的思想理论基础。当时,曲阜已是有数百年历史的文化古城,所以言子是怀着敬仰的心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来到这里向孔子求学的。不巧的是,孔子已带着弟子离开鲁国去周游列国,宣扬施行仁政德治的主张,希望实现治理乱世的理想。于是言偃日夜兼程,从曲阜赶到卫国都城,即现在的河南濮阳,第一次见到孔子。孔子68岁回到鲁国,开始专心从教传道,要求学生有“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抱负,教授学生《诗》、《书》、《礼》、《易》、《乐》、《春秋》。孔子对学生是因材施教的,他设立德行、政事、言语、文学等“专业”,其中有优秀学生10人,后人称为“十哲”。言偃在文学科目中名列第一,鉴于他在文献典籍方面的才能,孔子专门传授他礼的课程。孔子把家里的珍藏,尤其是夏、商、周三代典章,毫无保留地提供给言偃精研细琢。所以说“子游习于文学”。

 

  在西周,周公倡导以礼治国的思想,同时将礼分为互为表里的仪和礼,礼为政治规范的内容,仪为礼的外在形式。孔子曾说,“君子谋道不谋食”,不能仅求酒食而满足,要追求治国安民的道理,他甚至说,“朝闻道,夕死可矣”,体现了崇高的精神追求。言偃明白老师“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的教诲,看到为人立本的重要性,把握中庸之道的思想方法,透过礼的沿革和现实仪式,深入研究孔子礼的学说。他逐渐认识到,对国家治理,礼起到惩治邪恶的作用;对人品教育,礼指导人们抛弃罪恶,保全美好的世界。言偃把礼从个人修身制中的层次上升为对国家治理的层次,他问孔子,在治国安民中,礼是如何发挥功用的?孔子回答说,礼可以借助一系列表现形式,深入到人们生活各个领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要以礼设身处世,如果没有礼,就好比盲人行路,不明确去向。

 

  公元前482年,鲁哀公举行腊祭,言偃随侍孔子参加。祭典结束后,孔子到门楼登高览胜,不禁喟然长叹。言偃问:“夫子何叹?”这一问引发了孔子纵论尧舜以及夏、商、周三代的历史演变,表达了儒家对礼的看法,阐述了以仁为核心的人本哲学思想。孔子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这是以尧舜为典型代表,为战乱中苦难的人们所描绘的原始公社的图景,是当时政治理想的最高境界。孔子又说:“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已,大人世及以为礼,域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已。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着其义,以考其信,着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执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这是以西周为典型代表,为战乱中苦难的人们描绘的次一级的阶级社会盛世图景。尽管人们都在“为己”,但还受三代礼乐制度的约束,是可以争取的近期的政治理想。当然这里的小康与我们今天所说的小康社会是不一样的。通过理想境界与现实状况的对比,体现出孔子对社会的深切关注,争取社会的和谐发展,达到国泰民安、人心气顺的“大顺境界”。孔子的礼治思想开阔了言偃的视野,这些问答内容后来便成为《礼记》之中2885言的《礼运》篇。

 

  经孔子举荐,言偃在26岁时出仕,被委任做武城宰,武城是鲁国的一座军事重镇。言偃按照老师的教导,以《礼运》之教来治理武城,将重振武城的礼乐制度作为重要任务,要求武城大夫从政治军不能只当一介武夫,要懂得敬德保民的道理。此外,他还要求居民将子弟送到武城入学,亲自登堂讲学,以礼乐教化人民,取得了政通人和、百姓安居乐业的治理效果。《论语·阳货》记载,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孔子来到武城,听到城里到处都有弦歌之声,问言偃这么小的城还要推行礼乐教化,是不是小题大做了。言偃则解释:老师教导过,君子学习礼乐之道能够有以仁爱之心待人,老百姓学习了,则容易管理。孔子对此十分赞赏,表示开始只是开玩笑。“弦歌之治”是言偃施展抱负的得意之作,可见对于礼的思想,言偃不仅深入学习研究,还做到了身体力行地实践。在选用贤能上,言偃也有独到之处。孔子问言偃:“汝得人焉尔乎?”你把武城治理得这么好,是不是有什么人才?偃曰:“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言偃提到了一个叫澹台灭明的人,说他走路不抄小道,没有公事不到自己的屋子里来。意思是澹台灭明品行端正,正直无私。澹台灭明其实也是孔子的弟子,但孔子却因他“相貌甚恶”而不喜欢。听了言偃的回答,孔子对他不以貌取人,用人贵在德行的观点非常赞叹。所以后来朱熹说:“持身以灭明为法,则无苟贱之羞,取人以子游为法,则无邪媚之误。”

 

  礼乐传授馨香育人

 

  言子接受孔子的礼乐之教,并一直致力于阐释和推动礼乐教化。孔子去世后,他的弟子们也纷纷效法老师,开始传道授业。言子在自己教授弟子时,注重阐发实际生活具体礼仪之中的道德意义,分析各项礼仪的社会作用;同时对传统礼仪中的不足,引导弟子遵循《礼运》中“礼以义起”的原则,进行修改与创新。公元前476年,春秋时代结束,公元前473年,吴国灭亡。在乱世之中,言子处变不惊,始终不忘小康之治。从此,他以传道育人为己任,去政从教,在中原的鲁、卫、陈等国,精心育人,弘扬儒家学说。

 

  言子因其身世与个人特质,得益于孔子因材施教,深通夏、商、周三代治国安民的典章制度,因而他的教育业绩表现出儒家文学、礼乐的鲜明特色。言子的文学礼乐之教有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在教育指导思想上,有初步的社会发展观念。他认识到,中国社会已从“天下为公”的时代发展到“天下为家”的时代,让百姓安居乐业的“小康之治”是可以达到的。这种坚定的社会理想,反映在教育上即有明确的经世致用的宗旨;在教育内容上,除“六艺”和《论语》的基础教育外,还用三代礼仪典章培养学生;在教育方法上,言子强调重本育本,采用礼乐之教,逐步深入,从小陶冶学生关心国家、爱护人民的道德操守,把握和运用治国安民的道理;在教育地位上,把教育放在突出的施政位置。言子施行小康之治,素以教育为先务,既重视学龄期间青少年的教育,也重视官员和民间百姓的教育,这种对成人继续教育的思想是难能可贵的。

 

  战国初、中期,出现了言、卜、颛孙三大教育流派鼎立的盛况,人称子游氏之儒、子夏氏之儒、子张氏之儒。《礼运》名篇被奉为“子游氏之儒的经典”。其中,言子与子夏同为孔子弟子,且均长于文学课,但两人的教育思想有着明显不同。子夏讲究先末后本,对门人弟子的教育先注重洒扫、应对、进退等小的礼仪举止,然后再进入礼学的核心思想。言子则认为与细枝末节相比,更重要的是“本”,主张由本直接悟入,学习礼学与做人的根本。当代学者匡亚明对比研究言子与子夏教育思想,子游强调主观的人格自觉,子夏强调客观的礼乐制度,后来分别演化为孟子的仁义说与荀子的礼乐学说。这些教育思想在今天依然值得人们思考借鉴。

 

  言子晚年讲学四海,比之早年,其礼治思想更有创新精神。他以礼调谐乱世,一点一滴地为“大顺”的境界努力,受到人们的称许。公元前446年,言子偕孙言丰及家人离开鲁国,南下渡江,回归到虞山故土,坚持传道讲学。他更加重本贵德,为使故国百姓在战争浩劫后重新振作不辞辛劳地四处奔波。言子将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进一步推进到全民教育,他弘扬早年武城弦歌之治的精神,教导吴中故国的人民,尽管人们各自的贫富与境遇不同,但在学道受教育上,大家都有共同的需要与责任。言子在讲学中传播治国安民的礼乐思想,并结合在中原鲁、卫、郑、陈等诸侯国的广见博闻,将其系统介绍到南国一翼,使江南“变朴鄙为文章”,为吴中水乡摆脱荆蛮时代奠定了思想文化的基石,实现了孔子“吾道其南”的愿望。

 

  公元前443年,言子在讲学中因辛劳过度,病逝吴中。言子以文学润泽故国人文山水至生命的最后一息,后人称颂他“立言宏远,执礼专精”。朱熹指出:“公生其间,乃独能悦周公、仲尼之道,而北学于中国,身通受业,遂因文学以得圣人之一体,岂不可谓豪杰之士哉!”朱熹的意思是,言子在南方能发现和认识到周公、孔子礼乐治国安民之道的重要价值,毅然北学,并得圣人之一体,不愧为南方的豪杰之士。朱熹还说,言子的言论简易疏通,高畅宏达。言子治学育人,要为知本;言子治政,做到了别人无法达到的高度;言子选用人才,堪称正大光明,是南方之学的典范。朱熹提出这样的希望:言子有关育人之本、治国之道、识人用人的才干,很值得继续把握应用,做出实实在在的效果。

 

  礼乐思想的当代意义

 

  春秋闻大同,战国治小康。言子毕生从教为政,发展儒家礼学,既有治学的丰富学术经验,也有治政的丰富社会实践,诚如明代思想家顾宪成在《虞山言子祠记》所指出的,“是必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群蒙之真气魄”。

 

  以《礼运》为代表的儒家礼乐思想在今天看来仍然值得深刻思考,比如社会发展观:中国社会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社会,小康的内涵也在不断发展变化;小康理想观:小康社会有三个政治特质,即敬德保民、礼治、任贤,同时又三个明确目标,即人口繁庶、生活富裕、教育发达;惠教结合观:对人民真正的爱政,一是给人民带来实惠,二是能对人民进行德行与价值观教育;教育为本观:人人都必须学习接受教育,不仅是学龄的青少年,而且社会大众均需要得到终身教育,安居理民,教育学生,做人是根本,如果舍本逐末,达不到爱民的要求;选拔人才观:选拔贤能主要看他想的与做的是否公私有别、正大光明;实事求是观:倡导实事求是的风气,善于联系实际,治学治政一以贯之;富民强国观:国富先由民富,让老百姓过上好生活,国家才能安定和谐。综合以上几个方面的观念,值得我们结合时代特征思考与借鉴。

 

  作为已有2500多年历史的儒家礼乐文化,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当然,也有它一定的时代局限性。我们今天的小康已不是2500多年前想象的小康,今天的小康具有时代特质。我们今天继承中华文化传统,就是要弘扬中国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中国精神,一是蕴含在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精神之中,二是体现为一个运动着的前进式的历史进程。它不是单一地追求表面形式的递变,而是从道德理想与文化价值高度去提升,其精神内核就是崇尚真善美的高度融合。这种根植于中华民族传统精神中集体意识的精髓与灵魂,能“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我们今天传承与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实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使之与当代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务于我们这个时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努力。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言恭达 言子 《礼运》 时代价值 儒家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