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慈善·公益慈善·公益

一个防盲治盲项目的可持续探索

——晨星计划的5年实践

2015年12月08日 11:05 | 作者:顾磊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到目前为止,中国是世界上盲人最多的国家之一。为了提升农村地区的健康水平,国家将防盲治盲的“主战场”放在县级医疗服务领域,资源投入在增加,但防盲治盲事业依然任重道远。

晨星计划由捷成集团与国际奥比斯组织携手打造,该项目在中国四省建立了防盲治盲体系,在第5个年头,该项目寻找更具可持续性的投入方式,试图解决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

不容乐观的防盲治盲背景

“乡亲们,医生来了,大家来瞧瞧有没有眼病!”12月2日,辽宁省辽中县满都户镇长钩子村,捷成集团的员工志愿者们手拿喇叭呼喊。

当天,由捷成集团员工志愿者、国际奥比斯组织及沈阳何氏眼科医院组成的筛查队在该村一共筛查了44位村民,他们大部分都是老人。

一天忙完,沈阳何氏眼科医院社区医疗部副主任佟韵莉松了一口气:“发现了3名白内障患者以及2名翼状胬肉患者需要立即动手术,下周联系车辆将他们送往医院做手术。”

“据我们长期在农村地区筛查的规律来看,手术适应症的病例占筛查人数的20%-30%;如果就发病率来看,一般是30%-50%的比例。”佟韵莉告诉记者。

国家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局今年10月中旬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视觉残疾超过2600万人,中国每年增加致盲人数为45万,平均每分钟新增1名盲人。

据该数据显示,我国现有盲人600万人,约60%的盲人由于白内障导致;另一方面,眼科医疗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均,超过4成的眼科医疗机构集中在东部地区,大部分眼科医师集中在大中城市。

“我们县的人口在8万左右,眼科医生只有我一个。”来自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地区南木林县人民医院的医生拉姆卡告诉记者。

国家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局指出:“广大农村依然是开展防盲治盲工作的主战场,县医院依然是主力军。”

动态化的项目合作模式

2011年,捷成集团宣布携手国际奥比斯组织在中国启动为期5年的“晨星计划”,出资500万元为医疗条件匮乏的贫困地区医生提供专业培训,并为需要帮助的困难群体提供眼疾治疗。捷成集团希望通过晨星计划有效减少由于不当治疗、医疗资源不足、缺乏眼部健康知识和经济困难等因素造成的可避免性失明案例。

国际奥比斯是一个致力于为世界各国盲人和眼疾患者恢复光明的国际性慈善机构,宗旨是“使全球失明者重见光明”。自1982年在华实施第一个防盲项目以来,该组织与中国政府的卫生部门及广大眼科医务工作者在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开展了近200个防盲项目。

“我们将合作伙伴定为国际奥比斯,看重的是其专业能力以及项目的可持续性。”捷成集团企业社会责任主任陈丽霞告诉记者,“我们希望为中国的防盲治盲事业找到一种可持续的模式。”

到今年2月,晨星计划已经用出去311万元,其主要用途是支持第三代眼科飞机医院的改装,并在中国甘肃、黑龙江、广东以及云南四省开展防盲救盲项目。

剩下的近200万元善款如何使用?项目将开展眼科医务工作者培训,帮助欠发达地区提高眼科诊疗水平。

经过又一轮筛选,沈阳何氏眼科医院成为项目的合作伙伴。晨星计划将剩余资金用于“奥比斯资助的何氏眼保健国家级防盲培训中心”。

目前,在沈阳市和葫芦岛市,已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数十名医生、验光师等眼科医务工作者正在接受培训,他们学成后,可以回到家乡为当地的民众服务。

“项目资金的使用、项目的转变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捷成集团企业传讯主任段彬彬说,“我们在摸索更具效率的方式。”

金字塔式的防盲治盲体系

国际奥比斯组织用“金字塔式结构”来比喻其在中国的防盲治盲体系。该组织与项目省份省会城市的中心医院及10-15个市/县级医院合作,建立区域性的眼科医疗网络。

国际奥比斯组织发展部副总监余道炜举例说,晨星计划支持的甘肃项目,由兰州市的甘肃省康复中心医院作为主要的合作医院,选择13个县级医院,构成甘肃省的眼科医疗服务网络。

国际奥比斯组织项目经理王蕾告诉记者,该组织提供资金、技术及专家资源的支持,项目由当地的政府部门或残联具体执行。通过自上而下的医生培训系统以及自下而上的筛查转诊系统,有效地铺设了一个防盲治盲的网络。

这一网络的铺设除了让县级医院的诊疗水平提升,还可以让居民就地就医,大幅降低就医成本。

“如果人们都去大城市的医院治疗眼疾,既难以享受医保的好处,还会增加住宿、交通方面的成本。”王蕾说,“目前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已经覆盖城乡,且市县一级的医院硬件设备提升很快,只要能就近就医,居民能享受医保,还可以获得晨星计划的资助。”

“手把手”培训的新模式

中国防盲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在最急需的农村地区缺少合格的眼科服务人员,因此急需能够增加眼科服务提供者的项目,来为农村地区提供合格的初级眼保健服务。

手把手培训通常被认为是解决中国眼科服务人员短缺问题的最有效和可持续的方法。

然而,在中国为乡村医生和住院医生提供高质量的手把手培训十分困难,人们往往对农村地区的医疗服务质量不信任,导致当地病人少,医生得不到锻炼;同时,缺乏系统的培训要求和流程,包括教材设计,学员和培训师选择标准和对培训的监测评估,从而导致培训结果的不确定;此外,资深医生担心培训年轻医生会给自己带来竞争也是一大原因。

晨星计划在今年的“转向”就是针对此问题“对症下药”。通过沈阳何氏眼科医院以及葫芦岛何氏眼科医院建立阶段性、可持续发展的手把手培训模式,让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员提升技能,回到家乡为当地服务。

目前已有25位来自全国的县级医院验光师在辽宁何氏医学院参与培训,还有数十位县级医院眼科医生将在葫芦岛何氏眼科医院参与培训。

拉姆卡告诉记者:“高原地区紫外线强,白内障患者更多。今年我已经做了53个白内障手术,通过此次培训,我对验光更重视,今后在进行手术时,将更好地呵护患者的术后视力,防止出现散光。”

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人民医院眼科的验光师徐大鸣告诉记者:“医院打算在明年扩大眼科规模,引入综合验光设备,我在这里学成后,回去正好可以用得上。”

除了手把手培训,第三代眼科飞机医院将于2016年启动。余道炜告诉记者,该飞机将于明年从沈阳始发,服务全球,在中国地区,将与各地政府合作,培训当地医生,将专业知识与技能更多地带给有需要的地区。

编辑:薛晓钰

关键词:防盲治盲 晨星计划 可持续性 眼科医院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