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集·言论集·言论

马志太:应对教育信息化,保守并不意味着拒绝

2015年12月09日 09:12 | 作者:陈亚聪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近日,在芥末堆主办的“2015教育科技大会”上,北京交通大学附属中学党委书记马志太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次,前面一辆豪车开得很急且常急刹车,他赶忙转到旁边车道,后面一辆普通车随之补了位。突然,豪车再次急刹车,普通车司机来不及刹车就猛打方向盘直接撞向自己的车。


马志太

马志太


“这个经历里包含了很多学校教育者对于‘信息化技术应用于学校教育’的基本态度。”马志太解释,自己选择换道是谨慎,司机选择撞向自己的车是权衡,而他虽躲过撞豪车仍被后面车撞是因为没有选择最优方案,应该再躲远点。“谨慎、权衡、最优,这就是我们的态度。”有人说这太过保守,马志太同意,却觉得不得不这样做。因为教育和生产商品不一样,后者出现瑕疵,顶多是次品,销毁就成;可若教育过程不当会影响一批学生的未来,这个过错教育者承担不起。“保守并不意味着拒绝,学生已是互联网原住民,在各行各业都在谈互联网、信息化技术的今天,学校需要去拥抱,不过要选择最优方案。”


马志太认为,在这个过程中学校需要形成信息文化,在固化好已有文化的同时,还需要考虑:哪些领域还没有被真正地内化为行为,有哪些工具还是因为某种功利性的目的被强加到教育过程中,有哪些已有的软件或平台还没有被利用好、开发好甚至是控制好……“以手机为例,学校担心学生注意力被手机屏幕吸引而影响学业,为此一味管控手机,可是管控得了吗?”不得不承认,手机屏幕已经是学生随时随地学习的平台,不能杜绝,而应充分利用,即想办法把学生注意力引到老师想让它汇聚的地方,“这就是选择最优的方案”。为此,他建议可以把课程打在屏幕上,可以是学科的翻转课堂,也可以是辅导课程等,它强相互性、强体验性、游戏化等优势将带来更好的教学效果。“我们要利用信息化技术带来的这类线上课程,当然前提是定好位:它应该是线下课程和在校课程的补充和辅助。”


随着北京即将全面进入课程改革和高考制度改革,教育工作者将面临更大的挑战,而信息化的建设也将迎来一个更广阔的空间。马志太提醒大家,不可盲目,对此,他提出三方面的思考。


首先是学校消费观。过去,学校能不能被评价为现代化学校常常以拥有多少科技产品为重要指标,这使得很多学校作为消费者大量购买这样的产品,不断更新换代,教育经费也因此不断被重复消耗。“再好的软件都会因老师需求的增加而被淘汰。为此,我们应该转换思维,用消费的观点购买第三方服务,不在乎硬件数量,而是关注对方提供的服务。”此外,对于现有的产品,学校应利用重混的观点让其增值,即通过把科技产品与新技术结合,重新混合产生新功能,这也是向第三方购买服务的一种。


何为好的信息技术?在马志太看来,软件或硬件的生命力就在于其操作简单。教师工作繁忙,完成本职工作外哪还有精力学习新的信息技术,哪怕操作不是那么复杂?所以,对老师而言,最合理的信息技术使用方法就是拿过来就能用,拿起来就上手。针对此,他建议一些信息技术研发公司从近处着眼,如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去记录每个老师的备课、教学习惯及搜索资料时的个人偏好、技术喜好,在后台形成数据分析,当老师要完成教案或教学行为时,系统可以在后台自动推送最优方案。“所以,技术再先进,首先得着眼于教育。”


“我们进行学校信息化建设时,经常坚持‘教育为体、技术为用’的原则,难道不能技术本身为体?”马志太认为,高考改革的目的是培养多样化、个性化的特殊人才,如学生从小对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感兴趣而且有天赋,这就是特殊人才的苗子,但这并非高中上计算机课可以实现的。在教学过程中,他发现,课本上的知识根本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为此,他建议在学校进行正常信息化建设或开发应用软件时,学校可以让第三方在完成工程的同时,带着一些有天赋的学生参与到需求调研、设计、开发、调试及应用等过程中。这样,学生将自己的天赋、兴趣变成一种社会价值,第三方提供的产品也随之变成学校需要的一种培养特殊人才的课程,从而实现更大的效益。


“现在的学生已经与过去不同,如果教育工作者不改变看法,不去适应现在的互联网思维,那便会离学生越来越远。”发言最后,马志太提醒大家。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马志太 信息化 教育者 最优 谨慎 保守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