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集·言论集·言论

全国政协委员谢正观:街区制更适合中国人的生活

2016年02月29日 08:22 | 作者:李木元 王硕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对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提出的“推广街区制,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谢正观表示,方向是正确的,应在我国逐步推广。他还表示,我国有些地方已经开始探索建设开放式小区。比如四川省宜宾市莱茵河畔小区,其内部建设了可以共享的公共服务设施,车辆可以开进开出,街道两旁商铺林立,高密度的窄幅马路有效缓解了交通拥堵,受到了居民的欢迎。


谢正观

谢正观


小区封闭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浪费、交通堵塞和功能分割,并影响了城市的活力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谢正观表示,城市活力与服务业是否发达密切相关。而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显示,2015年我国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刚刚超过50%,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提倡街区制,有利于促进城市服务业的发展,方便居民生活,还能促进就业。


很多人担心小区开放后的安全问题,谢正观认为,这是因为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不完善,管理水平有待提高,没有给人们提供充分的安全感,所以人们才将安全感寄托在围墙或铁栅栏上。这些问题解决了,再通过社会自身的调适,居民的安全感会明显提升。


“其实,街区是中国的传统,封闭式小区才是舶来品。我们引入了西方城市规划的模式,但没有引进好的理念。”谢正观介绍,1977年世界建筑师大会上通过了《马丘比丘宪章》,这个宪章提倡建设开放式小区,强调城市与其周围区域之间基本的动态的统一性,要明确邻里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以及城市结构单元之间的功能关系,避免城市模块之间的阻隔;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并将城市的人文关怀作为城市规划的基本任务。这些好的理念值得学习。


“然而,我国很多城市多年来已逐渐失去了过去那种守望相助、和谐共处的邻里关系。我们同时看到封闭式小区不仅没有改善人际交流,反而加剧了不同收入、不同阶层、不同人群之间的冷漠与阻隔,影响了社会的和谐。这种状态下,人们对周边生活空间,甚至对社会很难有共同的归属感与安全感。”谢正观说,总结历史经验和现代城市生活现状,街区更适合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更贴近百姓的生活需求。


有人认为,直接开放现有小区,将原本属于业主共有的“公摊”部分用于公共交通,违背了物权法。对此,谢正观建议,可先从机关企事业单位家属院或老旧小区着手,逐渐摸索,再扩大到商品房小区,并在今后城市规划中加以推行。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谢正观 街区制 小区开放 全国政协委员 政协委员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