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6全国两会专题报道>评论 评论

创新是积累的延伸

2016年03月15日 17:10 | 作者:刘仰 | 来源:光明网
分享到: 

我想指出的是,创新几乎都是过去的延伸,是积累的进步,是巨人的肩膀,是前行者的云梯。没有积累就没有创新。没有扎实的基础,所谓的创新就只是胡思乱想;没有锲而不舍的钻研,所谓神奇的创新“点子”,都是灰飞烟灭的浮云,都是不足挂齿的玩笑,都是连养分都缺乏的垃圾。虽说爱迪生只上过三个月的小学,但他长期自学,博览群书。为了确定灯丝,爱迪生试用了六千多种材料,做了七千多次实验。这个小学生都知道的故事告诉我们,人类历史上失败的创新多如牛毛,真正留下的有意义的创新凤毛麟角。不懂得这一点而大谈创新如同痴人说梦。

陶瓷曾经是中国人赚钱的产品,欧洲人掌握陶瓷技术比中国人至少晚了1500年。中国的陶瓷技术为何能够长期领先世界?关键在于温度。最普通的陶器在摄氏800度以下就能完成,这在全世界都能见到。青铜技术的出现在于冶炼温度的提高,摄氏800度以上,不同的铜合金,也就是青铜可以融化,可以冶炼,而纯铜的熔点在摄氏1083度。青铜技术之后,人类的又一项主要技术突破就是钢铁。纯铁的熔点是摄氏1535度,但生铁的熔点最低只有摄氏1148度。也就是说,在成熟的青铜技术基础上,将熔炼温度再有效地提升一点,就能冶铁。汉朝成为中国历史上最为重要的朝代,关键之一在于汉朝掌握了领先世界的铸铁冶炼技术。这项技术在今天看来很简单,即,将铁矿石融化为生铁,便于大规模地铸造铁器,使得军事和农业生产中铁器得以大量使用。而中国陶瓷的烧制温度在摄氏1200以上,有些达到摄氏1400度。由此我们清晰地看到一个技术积累的过程:摄氏800,1000,1200度。所以,当西汉能够熔铁、铸铁后,温度进一步提高,到了东汉,成熟的瓷器便开始出现了。技术链条与时间链条完全吻合。

为什么历史上很长时间里中国以外的其他地方没有陶瓷呢?因为他们达不到这个温度。就欧洲而言,在汉朝能够熔化生铁之后的一千多年间,欧洲人一直没能做到这一点。欧洲当时的炼铁法叫做块炼铁,即,欧洲人只能在摄氏1000度左右冶铁,铁处于固体状态,而没有熔化成为液体,只能锻,不能铸。由于欧洲技术的落后,达不到熔化生铁的炉温,他们当然就无法想象烧制瓷器所需要的摄氏1200度以上的温度,所以,中国瓷器在很长时间里,对于欧洲人就是一个谜。

编辑:秦云

关键词:创新 积累 科技进步 技术创新 瓷器 西方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