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集·言论集·言论

胡卫:教育国际化需“中外”结合

2016年03月23日 09:00 | 作者:胡卫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今年两会上,许多教育问题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不过,也有未被提及的“盲点”,譬如教育国际化。


胡卫

胡卫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持续推进,教育国际化越来越受到政府、学校和社会的重视。从强调外语教学、理解国际教育,到推动中外合作办学、引进国际课程等,教育国际化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地方更是将教育国际化作为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据统计,全球开设国际课程的国家和地区中中国数量最多,高达500多家。然而,今年两会上,教育国际化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少有相关提案。


去年两会上,笔者曾提出《促进高中国际教育规范发展》的提案,指出高中国际教育在探索实践中存在一些问题,如目标定位不明确、与本土课程缺乏融合、政府管理缺位、市场秩序紊乱等,建议完善高中国际教育治理体系,确立准入标准、健全教材审查和办学评价,规范高中国际教育市场,引起一定反响。今年,这一问题仍然存在,笔者认为对教育国际化问题仍需给予足够关注,目前,教育国际化有两个问题急需解决。


第一,国际课程如何植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土壤。


教育国际化不是拿来主义,要改变重外来引进,轻民族传承;重照搬照抄,轻嫁接融合;重国外成果,轻本土经验的现象,让教育国际化真正根植于中国的土壤。为此,必须重视母语教育,培养青少年的民族文化认同感;要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视道德养成教育;应该对我国古今教育规律、鲜活有效的经验形式予以总结、提炼,使其反哺教育实践;另外,要重视从我国国情和实践出发,通过组织学生参与调查研究、志愿服务、访贫问苦、社会实践等活动,引导学生深入基层、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第二,在学习借鉴中促进中西文化课程的互补融合。


教育是文化的一部分,中西教育的差异主要是文化背景的差异。中国文化的最大特征是以儒家学说为核心的伦理本位文化;西方文化从古希腊开始,就追求天赋人权,两者一直在互相借鉴。随着时代的发展,中西课程的融合将是一种趋势,这种趋势就体现在中西课程相兼互补的视野下,教育目标越来越一致地聚焦于人的发展,着眼于培养人的核心素养,而核心素养正驱动着全球的教育变革。这一变革将要求学校提供更加多样和高质量选择的课程,给予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设置跨学科的主题教育,让学生有更多的体验学习。


总之,国际教育不能仅仅是引进,应该既有对外来先进教育成果的借鉴,又有对本国、本土教育经验的提炼,对国际教育资源的有效分享、利用和共生,本土与外来教育交流、碰撞、融合,形成新的教育形态。而教育国际化的探索,只有在根植于我国土壤的前提下,将国内外教育的精粹加以融合,并创造出既能传承中国文化传统,又能和世界教育对话的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教育思想和模式,这才是对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有力推动,也是对世界教育的贡献。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上海市委副主委、上海教科院副院长)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胡卫 两会 教育问题 教育国际化 国际课程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