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聚·焦点聚·焦点

郑永春:科技创新、科学普及“两翼齐飞”

2016年06月01日 09:38 | 作者:郑永春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2016年5月30日,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科技创新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在全社会推动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使蕴藏在亿万人民中间的创新智慧充分释放,创新力量充分涌流。

郑永春

郑永春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站在整个国家全局发展的高度,对科技发展做出了十分重要的判断,提出了十分明确的要求,即把科普和科研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对国家整体发展而言,科普与科研的确同等重要,科研的目的是突击队和尖刀兵,科普的作用是夯实全民科学基础,如果只重视科研,而不重视科普的话,科研发展就缺乏全民基础,到了一定阶段,就会面临瓶颈,国家科研创新能力很难持续得到提升。只有科研和科普齐头并进,我们国家才能实现从制造业大国向创新型国家的顺利转型。

科学传播决定国家创新能力,影响中国未来,是科研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当前,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科研人才队伍,发表学术论文和申请专利数量均位居世界前列。但是,目前大多数科研人员的活动范围和影响领域仅限于学术界,仅有很小部分科学家投入到科学传播,愿意花时间与公众进行沟通。中国公民科学素养水平虽有大幅提升,但仍与欧美发达国家有不小的差距。

那么,科学家在开展科学传播时有何顾虑?阻碍科学家从事科学传播的障碍又有哪些?

科普推进,青年科学家是中坚

青年科学家理应成为科学传播的中坚力量。在中国科学院,一些退休科研工作者组成了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用很大的热情从事科学传播,在全国各地开展科普讲座,产生了很好的影响。老科学家们已不在一线从事科研工作,身体健康状况也不尽如人意,是奉献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让他们一直坚持下来。但科普不能只是老科学家的事,作为一线科研主力的青年科学家很少投入科学传播,这不仅是科学传播的缺憾,也不利于科研事业获得公众的理解和支持。

实际上,青少年是科学传播的主要对象,相比老科学家,青年科学家与青少年学生的年龄层次更接近,在进行科学传播时具有独特的优势。

首先,与科学传播的受众之间有天然的亲和力。青年科学家在年龄上贴近青少年受众,与青少年学生没有代沟,有共同的兴趣爱好。我曾经到一所中学做科普讲座,在进去之前,学生们一直以为是一位白发苍苍、德高望重的长者,没想到这么年轻,但我用几句开场白就拉近了与学生们的心理距离。青年科学家正在一线从事科学研究,他们对科学的浓厚兴趣和从事科研工作的亲身经历、切身体会,是吸引未来一代投身科学事业的重要力量。

其次,能敏感捕捉科学热点和最新进展。青年科学家一般每天都会查阅科研文献和第一手的实验资料,掌握最新鲜的科研进展,处于科学研究的最前沿,对科学前沿的感觉十分敏锐,能够准确把握公众对哪些科学内容感兴趣,希望了解哪些问题。而这一点恰恰是一些职业科普作家和媒体从业者很难把握的,也是科学传播内容能否符合受众需求的关键。同时,青年科学家创作的科普作品往往观点鲜明、个性突出,相比于平铺直叙式的科普文章,更契合青少年学生的需求。

此外,能主动出击进行科普创作,传播形式多样。青年科学家进行科学传播并不是坐等记者采访和媒体约稿,而是根据自己对科学热点的把握,主动创作科普作品,并通过媒体、微信公众号等途径实现多渠道快速发布,响应媒体和公众的期待。我本人除了在传统媒体发表科普文章,还在社交媒体上建立了自己的公众号,同时也在熟悉虚拟现实、动画视频等新媒体手段和表现方式。从反馈看,这种主动出击、多渠道、多媒体手段的运用,比常规的科普报告、单一的科普文章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为科学普及创造条件

科学研究是科学传播的源头,是“发球员”。虽然青年科学家在开展科学传播时具有明显的优势,作为正在一线从事科学研究的主体,理应成为科学传播的重要力量,但是在现行科研体制下,青年科学家面临着科研和生活的双重压力,在科普能力提升和时间分配上存在一些现实困难。

一方面,青年学者大多获得博士学位不久,或博士后出站,刚刚开始独立从事科研工作,学科知识掌握的全面性和系统性不足,对研究领域之外的知识了解不够。另一方面,科普要取得好的传播效果并非易事,相当部分的青年学者只会撰写学术论文和科研报告,不了解科学传播的技巧,不清楚该如何满足受众的心理预期,缺乏科学传播的训练和经验。

同时,科学家的核心任务是科学研究,申请科研项目资助、野外科考、实验室研究、数据分析、发表论文、申请专利等等,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心血,加之大多青年科学家刚刚建立家庭,难有多余精力用于科学传播。

虽然众多科学家口头上说科学传播很重要,但内心深处仍然是很不屑的,甚至认为是“科研做不下去了才去做科普”。科学家和部分公众认为科学家应该专心做科研,做科学传播势必会分散做科研的精力,有些不务正业;同时,做科普并不会给青年科学家在学术圈内的形象加分,反而会被认为是“好出风头”、“想出名”,对个人形象的塑造甚至是负面的;此外,青年科学家正处于学术成果积累、个人职业发展的上升阶段,从事科学传播并没有被纳入到学术评价体系中,并不计算“学分”。这也正是青年科研工作者在从事科学传播时所面临的最主要的心理障碍、环境障碍和政策障碍。

科学家群体非常珍惜自己的羽毛。科学传播虽然要求通俗易懂,但仍应符合科学本质,严谨、准确是科普作品的必然属性。青年科学家面对公众的机会较少,有些青年科学家缺乏开展科学传播的必要技能和技巧。同时,媒体是科普的主要载体,不少青年科学家在进行科学传播时或多或少都会遇到被媒体误读或夸大的情况,原本一腔热血投入科学传播,却被舆论的力量碰得灰头土脸。这也正是青年科学家参与科学传播的能力障碍和舆论障碍。

然而,科学传播是科学家的责任和义务,一线科学家应该成为科学传播的主力军。在国外,优秀科学家往往也是热心科学传播的领导者,《暗淡蓝点》的作者、太空探索领域的卡尔·萨根,《星际穿越》的作者、天体物理领域的基普·索恩,《时间简史》的作者、宇宙大爆炸理论贡献者史蒂芬·霍金等都是很好的例子。从科学技术发展的内生需求而言,也需要公众对科学技术有更多的了解和支持;反之,必将阻碍科学技术的发展。比如我们在转基因科普上的缺位,已经导致公众情绪影响到了正常的科研活动。

科学传播直接面向全体国民,具有强烈的现实需求和巨大的社会价值,其传播效果将影响未来一代对科学的兴趣,决定国民科学素养水平,并影响创新驱动战略的全面实施。如果全民热爱科学、投身科技的氛围非常强,中国的整体创新能力就不可能弱。

科学传播功德无量,科普事业的发展,将激发公众对自然界的好奇心,大大提升中国人对科学的兴趣和热情,吸引更多的年轻一代投身科技,成为未来建设国家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可以促进公众和政府对相关学科的重视,增加经费投入,从而形成科研与科学传播的良性循环。针对部分青年科学家缺乏必要科学传播技能的现状,有必要开展有针对性的科学传播培训;建议尽快改革唯SCI论文是举的绩效考核制度,将科学传播纳入科研人员的绩效考核体系,使科学传播获得应有“学分”。

只有当科学的声音在决策者和公众中越来越响亮,科学才能得到真正的重视。当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在广泛领域得到真心认可和贯彻实施,科学将影响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发挥出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使我们的经济发展和自然环境协调统一,使这个社会更加文明、理性、平和。

(作者系行星科学家、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副研究员)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郑永春 科技创新 科学普及 青年科学家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