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记·工作记·工作

王晓东:北生所这样激发科学家创新潜能

2016年05月31日 10:12 | 作者:王晓东 | 来源:光明日报
分享到: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以下简称“北生所”)成立于2005年12月,不仅承载着建设国际一流基础生命科学研究机构的重任,还肩负着探索既符合国际惯例又适合中国国情的新型科研管理机制、担当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试验田”的使命。自成立以来,我们瞄准“建设国际一流基础生命科学研究所”目标,在人才制度创新上先行先试,全面激发科学家创新潜能和创造活力,呈现出人才、出机制、出成果的生动局面。

王晓东

王晓东

我们按照国际规则,对包括所长、实验室主任等在内的全部科研人员,从引进到中期考核,构建了一套严密的人才评价聘用机制,吸引集聚了一批站在国际科技前沿、创造力旺盛的中青年科学家,形成了包括7名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在内的生物领域创新群体。在2012年首届美国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国际青年科学家奖”评选中,我们所有4名青年科学家入选,占全部入选者的七分之一。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们从海外引进的优秀青年科学家邵峰,在研究所健全稳定的科研支持、自由的氛围和“以科学家为本”的系统保障下,专心研究细菌如何感染和破坏宿主防御问题,先后在《自然》《科学》《细胞》上发表论文9篇,开辟了一个新的程序性细胞坏死的研究领域,现已当选为我国最年轻的中科院院士。邵峰坦言,如果没有北生所的科研环境,他是无法取得今天的成绩的。

我们在科研管理和运行上赋予科研人员最大的自主权,全力支持科研人员遵循科学规律开展工作,着力营造“类海外”的科研环境。科研管理方面,由北生所的决策机构——理事会聘任国内外著名科学家组成科学指导委员会,为北生所发展提供学术咨询,但不对科研工作预设计划,不提成果数量、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等考核指标,不用行政方式干涉学术方向。科研运行方面,所长在理事会领导下负责全面工作,但不插手实验室具体事务,将管理权下放给实验室主任。实验室主任可自主决定实验室研究方向、经费使用和人员聘用,并根据自己的特长与兴趣自由选择研究课题,使科研人员能够有动力、有积极性去进行开创性科学探索。

我们建立了稳定灵活的经费支持使用机制,提高科技经费的使用效率。例如,在科技经费使用上,为实验室主任根据学术发展需要配置资金,各实验室主任在首个5年合同期内,可获得每年200万元经费支持;5年期满通过评估续聘后,可获得每年300万元经费支持,基本满足了研究需要,避免科研人员为跑项目、找经费而分心。

在良好的科研环境中,北生所科学家们的成果培育“质”“量”双高,孕育产生了一批国际领先的成果和项目。据统计,自2006年至今,北生所发表SCI检索论文300余篇,仅在《自然》《科学》《细胞》三大国际顶尖权威期刊上就发表论文32篇,论文的被引频次、被引论文比例等指标,均处于国际一流水平。为促进这些优秀科研成果转化及产业化,我们设置科研辅助中心,建立高技术、高水平的技术服务平台,为各实验室提供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使科学家能够专注于科研创新,不受具体事务干扰。

目前,北生所多个国际领先、市场前景较好的创新项目已进入转化阶段。如李文辉团队的乙型肝炎及丁型肝炎病毒抗体药物、受体阻断药物及其他新型药物研发项目,已获得投资支持,正在由基础研究成果向临床应用转化。王晓东创办的百济神州(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研发生产抗肿瘤新药,现已成为我国第一家在纳斯达克上市的生物科技企业。

(作者系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所长)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王晓东 北生所 科学家 创新潜能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