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高端访谈高端访谈

丛兆桓:汤显祖的“情论”与“戏教”

2016年08月08日 10:39 | 作者:丛兆桓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汤显祖画像(陈作霖1838年绘,俞平伯藏)

汤显祖画像(陈作霖1838年绘,俞平伯藏)

汤显祖的“情论”与“戏教”

一百年前蔡元培先生回国任职北京大学校长,主张德、智、体、美四育并进,而他毕生奋斗的最高理想是“以美育取代宗教”。他破格请吴梅到北大任教,开创曲学课程,并带领北大师生到戏馆、茶园,去看“荣庆昆弋剧社”的演出,也正是其国学美育思想的重要实践环节。他认为“科学是探究事物之真伪的,道德是探究其善恶,美育则在于判断美丑”,“艺术教育虽然不是美育的目的,但无疑是美育最重要、最直接、最行之有效的手段”。“美育,以养成健全人格为目的,以情感教育为核心”,因为“情感是人类最重要的心理活动”。百年前,蔡元培以美育取代宗教的梦想,与汤显祖的“情论”、“戏教”一脉相承。

汤显祖的“情论”崇敬的是至情,不只是爱情,而是人类之大爱,比男女之情爱要高大深远。情,当然包括爱情,人类的七情六欲是生命的本性。婴儿断了脐带呱呱坠地,随着新生往往是一串哭声,这时眼、耳、鼻、舌、身同时受到世间的刺激,是不习惯空气温度或光线亮度吗?还是渴了?饿了?痛了?累了?婴儿不但会哭、会笑,有喜、有悲,有爱、有恨,有怒、有嗔……在幼儿没有知识、没有语言、没有理想、没有心志之前,天然与生俱来的是情,情感决定人的善恶。智育是长知识、宽认辩的,德育是修品行、戒妄为的,体育是壮筋骨、健体魄的,而戏剧则是陶冶性情、净化灵魂的。是非、黑白、善恶、利害不难认知,而行为却不一定能做到与认知一致。人们常说“理性上解决了,但情感上过不去”,亦此之谓也。如果情感上真能爱美、厌丑、乐真、恶伪、向善、恨霸,那定是戏剧的潜移默化之功。

就拿《牡丹亭还魂记》来说,它真的只是一出“爱情戏”吗?杜丽娘的思想,真的是离经叛道反封建吗?游园感春而惊梦,寻梦不得而病危,自写真容而离魂,游魂三年等来柳生,拾画叫画而幽媾,掘坟破棺而还魂,这样的故事、情节、人物、遭际是人世间不可能发生的、浪漫到荒诞的戏剧,而他却能挥动其如椽之笔,把梦中之情和人鬼之情描摹得那么美,那么诱人、感人、撩人,而一旦还魂为人,则又需按孔孟之道求索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杜宝生活在现实中,当然要吊打这挖坟盗尸、冒认官亲的“女婿”,而大团圆的结局精工细描那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物———使这四个“梦”四百年来深深打动并影响着一代代男男女女(乔小青题曲而死,俞二娘爱极而殇,金凤钿命悬绝笔,商小玲魂断戏台,吴三妇泪评血点,林黛玉如痴如醉),其作品的社会影响之深远,尚难估量。汤显祖的诗、文、疏、表、序、跋、尺牍、墓志,无不是我们研习之教材。而汤显祖其人,就是一部读之不尽的大书;其书,就是一把无坚不摧的美剑。

汤显祖在《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中说:“人情若归戏道,则可以合君臣之节,可以浃父子之恩,可以增长幼之睦,可以动夫妇之欢,可以发宾友之仪,可以释怨毒之结,可以已愁愦之疾,可以浑庸鄙之好。然则斯道也,孝子以此事其亲,敬长而娱死;仁人以此奉其尊,享帝而事鬼;老者以此终,少者以此长。外户可以不闭,嗜欲可以少营。人有此声,家有此道,疾疠不作,天下和平。岂非以人情之大窦,为名教之至乐也哉!”简直就是说,有了戏道,也就有了和谐家庭、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谐的社会!可爱的汤显祖,400年前就把东方的“情论”与“戏教”讲得多么明晰与诱人!汤显祖,是古今中外迄今为止,对于戏剧文化认识最深、理解最透、评价最高、至情投入最真、作品实践最美的亘古一人。他“情论”“戏教”的宗旨,是人类的心灵和谐与世界大同。

汤显祖的文学成就及其“情论”“戏教”思想是值得研究的一门学问。他的“至情论”是把中国古代的道学、儒学、理学、心学推向情学的一项科学理论。他的“戏教”能改善和塑成多方面和谐的人际关系、走向大同理想,是更具强大正能量的中国美育哲学思想。学习和宣传世界文化名人、东方戏圣——汤显祖,是炎黄子孙的神圣使命,我希望有更多的人重视他、研究他!重视得再大一点、重一点,研究得再深一点、全一点。这样,会对中华民族的发展更有益处。

编辑:邢贺扬

1 2 3

关键词:丛兆桓 东方戏圣 汤显祖 牡丹亭 临川四梦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