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聚·焦点聚·焦点

汤建龙:求解公交让座之困

2016年09月12日 10:12 | 作者:汤建龙 | 来源:光明日报
分享到: 

【文明观察】

曾经,在公交车上给有需要的老、弱、病、残、孕乘客让座,这是人们的一个共识和基本行为准则,不会引起广泛争议。让座被认为是中华传统伦理道德的要求,是文明和素质的体现。

然而,近些年来,因为在公交车上没有让座而导致的乘客间的纠纷时常见诸报端。并且,人们在各种媒体也经常能看到围绕这类问题形成的争论性观点。让不让座何以成为问题?笔者认为,这一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实际上反映着当前中国社会深层次的困扰,它展现了社会转型过程中市场观念与传统伦理观念之间的冲突,它是经济理性泛滥的表现,是道德建设滞后的症兆。问题的根本解决之道,在于为市场观念和经济理性划定界限。

1473624242982_1

给有需要的乘客让座是中华传统伦理道德的要求,是文明和素质的体现。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1473626300388_1

浙江杭州举行“公交让座日”活动,志愿者向乘客发放“让座感恩卡”,用以宣传礼让座位、文明乘车。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当该不该让座成为问题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推进和市场观念的深入人心,让不让座成为了一个问题。笔者认为,这主要由以下两方面的原因所致:

第一,两种观念、两种理性的冲突。让座是传统观念的体现,而不让座则主要是遵循市场观念的反映;让座是道德理性起作用的结果,而不让座主要是经济理性主导的结果。在当今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过程中,两种观念、两种理性并存,不同的主体依据不同的观念和行为准则调节人际关系、为人处世,自然会导致不解和冲突。按照传统观念和传统道德,为人应该“友”“慈”,个体要注重“修身”,而“修身”的目的是达到较高的美德素养,“重德贵义,律己修身”,在公共场合要注意公共美德,助人为乐、礼貌谦让,尊老爱幼,力所能及地帮助身处困境中的人,“助人为乐者,予人乐也予己乐”。因而,在传统观念和道德理性看来,让座是美德和修养的体现。而按照市场观念和经济理性,乘客与公交公司之间确立的是商品服务关系,乘客是平等的市场主体,而经济理性的基本原则就是自利和利益最大化、权利义务平等。买了车票、先坐了座位就有座位的使用权,因此,不让座是无可厚非的。这两种不同的观念和理性都有自己的逻辑和理论依据,看似都正确可行。

第二,道德观念作为上层建筑的相对独立性和道德、法治建设的滞后性。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它由一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经济基础的变迁最终会导致道德的变迁。但是,道德作为上层建筑,也具有一定的独立性,这主要体现在道德的相对稳定性和反作用两个维度。传统道德作为几千年中华文明的精华,它有较强的合理性和稳定性,是民族的文化传统和人们共同的行为准则,对社会存在具有一定的规范和制约作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与之相对应的道德观念和法治建设处于暂时的滞后状态,尚没有完全成型。社会对于由新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所自发导致的一些观念没有很好的审视和反思,对于市场经济的道德观念尚没有全面深刻的认识。因而,在对市场经济道德原则和经济理性法则进行“迁移”的过程中,出现了误解和误用。

编辑:邢贺扬

1 2

关键词:汤建龙 公交让座 让座 伦理道德 文明 素质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