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原始市场为何普遍存在“缺斤短两”

2016年09月28日 09:28 | 作者:毛寿龙 | 来源:新京报
分享到: 

原始市场之所以有默认的缺斤短两现象,其原因是原始市场的买主一般都会图个逼近正规市场的便宜价格,或者会图个新鲜劲儿。

城市越来越现代化,很多地方政府努力拆除违建,努力取缔原始的自由市场。如今,热闹街头已经少见原汁原味的原始市场。但在稍微偏僻的小区后门,还会经常看见有小贩蹬个三轮车出现。

在这个流动的、呈不规则点状地理分布和偶然时间段分布的原始市场里,买卖双方一般会遵守原始的规则。比如,有位顾客买了小贩两三串葡萄,买主即便觉得不够分量,但实在很喜欢这个葡萄的新鲜劲,试吃后口感很好,于是也就不太计较是否足秤,最后妥协买走了。

这种现象在很多原始的市场里很常见。实际上在原始的市场里,“缺斤短两”是一个常见的自然规则。但大家图这个市场的新鲜劲儿,是其他所谓“不缺斤短两”的正规市场所难得的。可见,在原始的市场里,只要买主觉得可以接受,“缺斤短两”就会成为一个默认的规则,也是可以行得通的。

一个卖得便宜,暗中缺斤短两;一个买个新鲜,明知缺斤短两却也接受。各取所需,只要少点计较,倒也是一个正常的市场。如果有买主痛恨缺斤短两,那就放弃不买。但总有不在意缺斤短两,图买个新鲜的买主。只要有这样的买主存在,这个原始市场依然运作正常。这说明,原始市场是由原始市场的买主和卖主构成的,不够原始的买主和卖主,都不会在这里出现。

原始市场也是小众市场,大部分的小众买主也是明白人,卖主若要依靠缺斤短两,从而获得正常市场价格的可能性比较少,所以这部分买主很快就会放弃购买。其结果是,只有图个新鲜的买主,会接受这个缺斤短两的价格。于是,缺斤短两,让卖主找到了不在乎缺斤短两而在乎产品是否新鲜的买主,并排除了其他不适合的买主。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缺斤短两实际上具有市场删选功能。它只适用于规模不大、产量和产出时间不稳定而且自产自销的卖主,也只适用于对产品比较熟悉,能够细分其产品新鲜度而且对缺斤短两比较有接受度的买主。可见,存在即有理。缺斤短两,之所以普遍存在,源于其本来就是原始市场的逻辑。

当然,买的没有卖的精,毕竟,市场并不如此简单。人有多复杂,市场就有多复杂。依靠回头客的原始市场,买主和卖主会有比较常规的关系,卖主需要依靠信用来吸引回头客,缺斤短两自然也不会成为实际上长久的逻辑。从这个角度来看,城市里的原始市场存在,有其一定的道理与理由,所以,即使存在“短斤少两”现象,那也是买卖双方“默认”的结果。正所谓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若不十分影响交通、市容,政府管理部门没必要动辄就将其取缔。

□毛寿龙(中国人民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


编辑:刘文俊

关键词:市场 缺斤短两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