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协·协商>最政协 最政协

浙江省政协民生论坛聚焦生活垃圾分类

把脉四大顽症 补齐治理短板

2016年10月28日 09:52 | 作者:吕玥 王鹏程 | 来源:浙江日报
分享到: 

10月27日上午,省政协举行第二十七次“浙江政协·民生论坛”,31名省政协委员、10名界别群众代表和两位县(市、区)政协主席围绕生活垃圾分类这个议题开展讨论。省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到会听取意见并作回应发言。

1.jpg

民生论坛上,政协委员和界别群众代表举手发言。


发言者中有政府官员、高校专家,也有相关企业主、志愿者……大家“搬”出身边典型事例,讨论碰到的难点困惑,提出针对性意见和建议。一个共识渐渐清晰:在我省实现垃圾处理无害化全覆盖之后,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仍有诸多短板需补上。而推进垃圾分类如何做到减量化和资源化,考验政府治理能力。

居民观念如何变

问题一:杭州一家垃圾回收企业在进行生活垃圾分类创新模式探索的过程中感受到,老百姓对生活垃圾分类有3个“无所谓”:分不分类无所谓,分出来的垃圾卖给谁无所谓,什么时候扔或卖垃圾无所谓。如何将这3个“无所谓”变成“有所谓”,不仅是企业,也是政府部门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

在论坛现场,金华市政协副主席张跃进带来了一张当地报纸,上面一篇报道的标题引人关注:大家有没有感觉,今年夏天苍蝇特别少?

张跃进说,这几乎是所有金华人的共同感受。近年来,金华在全域开展垃圾分类处理工作,通过减量、循环、再利用,真正解决垃圾问题。不过要普及“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这个观念并不容易。

在他看来,金华在探索中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就是创新了一种农民可接受的垃圾分类方式,将原先普遍采用的四类分类改为二级四分法。也就是农户在家对垃圾进行初次分类,分类标准简化为“会烂”和“不会烂”两类;每个村再雇请若干名保洁员,由保洁员上农户家门口收集垃圾,并从“不会烂”的垃圾中分出“能卖”和“不能卖”两类;最后,只有15%-20%左右的垃圾属于“不会烂”也“不能卖”,进行填埋或焚烧。

界别群众代表、杭州“虎哥回收”常务副总胡少平也认为,建立老百姓喜闻乐见的生活垃圾分类模式非常重要。

为了促成居民垃圾分类意识从“被动”转变成“主动”,这家专业废品回收公司设计了一种接地气的简便操作模式:开发有关APP,通过互联网平台一键呼叫,企业即时上门回收。所有回收的垃圾,通过企业统一运输和集中分选再生利用。

此外,“虎哥回收”还建立“垃圾换商品”的模式,向居民提供柴米油盐等生活必需品,通过实惠的价格和免费的配送服务,促进老百姓生活垃圾分类的积极性,让居民垃圾分类更加主动。

流程瓶颈怎么破

问题二:这次民生论坛举行前,有省政协委员暗访发现,一些地方居民分类处理得很好,结果环卫工还是把垃圾倒在了一个垃圾箱里。这样的反复,并不少见,很大程度上伤害了居民垃圾分类的积极性。

在民生论坛上,这一垃圾分类处理中的瓶颈,被政协委员们屡屡提及。

来自浙江师范大学的省政协委员林机对垃圾分类提出意见,他强调,最重要的环节是相关部门一定要真正做到垃圾按分类后进行收集处理,并由职能部门监督完成。

在省政协委员、省商务厅信息化处处长高秀玲看来,当前城乡垃圾分类工作的盲区在于城乡基层社区的垃圾分类处理缺乏专人监督,难以形成长效治理的抓手。为此必须确立明确的责任单位来负责引导管理居民的垃圾分类工作。

她建议,可以由社区物业公司承担一线监管者的职能,做到职责清晰、褒贬及时、奖惩分明。可参照综治委的做法,每年由社区所在街道表彰20%左右的先进物管,提高物质待遇等引导培育垃圾从业者的职业荣辱观。另一方面加大对从业者的教育培训力度,构建并强化相关从业工作指标规范及考评奖惩机制,使垃圾从业者真正成为城乡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编辑:薛鑫

01 02

关键词:浙江省政协 浙江省政协民生论坛 生活垃圾分类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