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高端访谈高端访谈

丁亚平:中国主旋律影视创作的发展

2016年10月31日 09:09 | 作者:丁亚平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长征等重大革命历史题材新表现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今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国内文艺界采取包括影视和展演等多种形式,表现长征那段革命的历史,深刻领悟长征精神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为走好新长征路注入新动力。《勇士》、《第四道封锁线》、《三军大会师》、《毛泽东三兄弟》等有关长征题材的影视片,所展现的一段段历史故事和一个个历史人物,包括了真实、丰富、复杂的历史叙事和相关联的一众历史人物(包括作为特定对立面的历史人物)。当下及近年来涌现的长征题材影视剧中包含的历史诠释和概念界定。这些作品努力让叙述在必要时对故事重新编码,于不经意间使观者内在世界和强烈的情感得以浮现和突显,在当代电影电视剧创作和论述对象上获得突破,为中国当前电影电视剧重大题材创作开辟了新的道路。

电影、电视剧有自己的本性和崇高的使命,那就是要告诉人们一个真实的历史和真实的世界,在真实的展示中显现时代对真理的追求。

近年来,表现长征和红军的革命题材的电视剧并不少见。如2006年电视剧《雄关漫道》,2011年电视剧《战地黄花》,2014年电视剧《领袖》以及2014年由小马奔腾影视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出品的48集电视剧《十送红军》等,都是其中较为出色的代表作品。电视剧《十送红军》在央视一套首播,立即受到观众的欢迎。该剧播出三天便登上CSM全国网收视首位,在百度指数统计的搜索人群中,低于39岁的人群高达77%。这部电视剧由毛卫宁导演,佟大为和刘威等主演。作品篇幅比较大,它重点写了十个故事,重点表现了十多个红军战士,故事、人物各式各样。剧中的十一斤,从一个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会的孩子,到成长为一个战士。而中央纵队给养队的掉队女战士戴斓,因为怕在白狗子的队伍中受侮辱,所以很残酷地弄坏了自己的嗓子,而且毁了容,烫伤了自己。可是如果需要牺牲,需要维护红军和战友,她也会毫不犹豫地牺牲自己。战争的残酷、暴力并不能泯灭人性、信仰和尊严。

自2016年10月起,《红星照耀中国》、《骡子和金子》、《红旗漫卷西风》、《长征大会师》、《英雄后卫师》、《十个连长一个班》、《红色护卫》、《我是红军》等一大批长征题材的电视剧陆续亮相荧屏。最新推出的《我是红军》、《骡子和金子》,以小人物的视角,讲述底层人物加入红军队伍并蜕变为真正的红军战士的心路历程,更真实而有个性化风格,颇具感染力,且有一定的突破意义。

2016年由八一电影制片厂和中影公司出品的《勇士》,在内容和形式上亦有所创新。此片由宁海强导演,聂远、李学东、于小伟、宋佳伦等主演。影片以史实为基础,采取系列化结构,写红军长征途中强渡大渡河和飞夺泸定桥的故事,作品中刻画的个性化人物和所做艺术化展示,为人们回望那段光辉的岁月提供了生动的视觉再现。长征路上勇士们的大智大勇和生死挑战,给人耳目一新的真实的感觉。其中,视觉特效的加入,为这部红色影视作品注入生机与活力。影片在重点表现紧张的战斗生活的同时,也将人物如何被引向革命道路,改造为一个个勇敢、顽强、丰富、伟大的革命战士,成为一个个大写的人,描写得比较生动。片中,急行军需要丢掉战士身上的被子衣服干粮等,可是战士非常质朴,不舍得丢弃,团长生气而心疼。这样的表现,颇具人性的真实。影片最后在桥上的战斗场景将人与环境放到了极致的关系当中。敌人火烧铁索桥上的木板,桥上顿时就是一片火海,枪林弹雨的画面中是红军战士敢打敢冲大无畏的勇气和取得胜利的决心。

最近长征题材影视剧的集中出现,是一次很好的革命传统教育,它们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温历史的机会。列宁说,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我们希望年轻一代不要忘记过去,但要让他们不忘记过去,首先要让他们了解过去,知道追求革命和真理的价值目标之所在。

“我们每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过去革命先烈所做过的一切努力,包括长征这样的壮举,都可以而且应该通过作品把它记录下来,作为历史的见证和奔向未来的心灵的指引。长征的影视表达,融入当下时代存于心底的记忆,理性和情感,它们在记录一个个震撼人心的历史瞬间的同时,也使我们瞻望与反顾一代革命先烈的信仰和对未来的炽烈的向往。

长征等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创作,在一定意义上展现出了共同的精神底色。显然,中国素有源远流长的经世致用的历史、政治文化传统,作为有政策导航、经济资助、专家指导、国家力量驱动的集体化创作,长征题材电影电视剧创作,激活历史与记忆,积极“以史经世”以史观今,回应当下中国建设现代民族国家的种种举措,带有强烈而微妙的政治取向和现实性。无论是以民族国家形式更为庄严郑重地讲述革命传统,还是通过展现革命的真理性追求来为自身的合理性存在寻找历史根据、历史连续性,都会将变化描述为从黑暗走向光明的进步。

简介:

丁亚平,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艺术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审查委员会委员。兼任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博士生导师。担任中国夏衍电影学会副会长、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副会长、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等。先后个人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国家青年基金课题、国家年度课题、国家重点项目等,并获国家和省部级各类奖项10余次。现在担任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首席专家、《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影视学科主编。出版有个人专著《中国电影通史》(两卷本)、《中国当代电影史》(两卷本)、《艺术文化学》、《影像中国(中国电影艺术:1945-1949)》、《老电影时代》、《电影的踪迹》、《影像时代(中国电影简史)》等20余种,是《中国应用电视学》一书的作者之一,并曾主编《百年中国电影理论文选》(增订本,三卷本)、《电影丛书》、《电视丛书》、《艺术馆》丛书等多种,发表学术文章400余篇。

编辑:邢贺扬

1 2

关键词:丁亚平 主旋律影视创作 主旋律 当代影视剧 国家形象构筑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