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华侨华人走过2016——更暖的祖国,更深的觉醒

2016年12月30日 11:01 |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分享到: 

时间以恒常的节奏流动,却在每一年见证着不同的脉动。2016年行将结束,对于中国,对于身处海外的华侨华人,这都是不寻常的一年。

这一年,任何与中国联系密切的华侨华人都会发现,自己越来越多地“被需要”,也越来越忙碌;与此同时,他们在世界各地不断创造历史,刷新纪录。回首2016年,我们惊喜的发现,背靠崛起中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6500万海外侨胞呈现出更为自信多彩的面貌。

国内惠侨举措频出:

给予前所未有的重视

在本报记者今年采访过的上百位海外华侨华人中,几乎所有人都有一个共鸣,那就是2016年回到中国,感受到的是前所未有的重视和温暖。

在形形色色的政治活动和庆典活动中,海外华侨华人都是座上宾。

从年初的两会,到年中的第八届世界华侨华人社团联谊大会、中国侨联成立60周年纪念大会、国庆招待会,再到年末的纪念孙中山诞辰150周年纪念大会、纪念西安事变80周年座谈会,一份份邀请函漂洋过海,如期送到华侨华人的手中。

相比往年,他们不仅回来得更频繁,还参与得更深入。今年,美东华人社团联合总会共同主席梁冠军就以海外代表的身份,列席了广东、江西两省的政协会议,同时还作为首次被邀请的10名海外华侨之一,列席2月初的广州市人代会。

“这是以前从来没有过的。”梁冠军感慨万分。这一始于国内最大侨乡的新尝试,对千千万万海外侨胞而言,是备受祖国关注的振奋。

全国各地的华侨权益保护条例,也在这一年不断落地,并以其细微的关怀和强大的执行力,为华侨华人撑起“保护伞”。

9月1日,《福建省华侨权益保护条例》和《贵州省华侨捐赠公益事业条例》正式施行。12月1日,《上海市华侨权益保护条例》和《湖北省华侨权益保护条例》正式实施。

参政议政、社会保险、子女教育、投资捐赠……过去侨胞最为关心的权益维护,如今都有法可依。

在接受本报采访时,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院研究员张应龙直言,这些保护条例的出台,不仅进一步保护华侨华人的合法权益,更体现出中国对海外华侨华人呼声的高度重视与及时回应。

有了这些法规的“保驾护航”,侨胞回国之后的工作生活将更加便利,海外侨心对于祖国的向心力将更加牢固。

对华侨华人真正的尊重,是对其价值的认可与拓展。2016年,无论成名已久的华商,还是新锐的海归创业者,都会发现,祖国打开了更多的机遇之门。

这一年,专为华侨华人回国投资兴业打造的“侨梦苑”,在湖北、湖南、广东增城、广东江门、四川等多个新点相继揭牌;这一年,拥有近20年历史的“留交会”创新升级为“海交会”,并且恢复每年举办一次的办会频率;这一年,中国“绿卡”扩大签发对象范围,人才申请永久居留的条件进一步放宽。

无论中央还是地方,筑巢,搭台,引凤,惠及华侨华人回国创新创业的政策“大礼包”纷纷落地,展示的是祖国对海外游子的满满诚意。

华人参政热情渐涨:

赢得史无前例的成绩

在今年美国大选最为胶着的10月,英国广播公司将镜头对准一名从中国移民美国仅仅3年的女孩Coco。当时,15岁的她正忙着为美国共和党议员大卫·哈德利的竞选扫街拜票。

“类似Coco这样从中国大陆刚来美国不久就积极投身政治活动中的人数正日益增多。”英国广播公司将这种新趋势视为“华人政治意识的觉醒”。

纵观这一年世界各地华侨华人在参政议政路上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用“华人参政年”标注2016年,毫不为过。

“史无前例”,美国亚裔新闻这样形容2016年美国华人在政坛的大丰收:赵美心、刘云平、孟昭文3名华人联邦众议员以超过60%的高票成功连任;无腿女英雄谭美站上国会山,成为首位华裔女性参议员;美国历史上首位进入内阁的华裔赵小兰被候任总统特朗普提名为交通部长;在伊利诺伊州、犹他州等非传统华人聚居地,当选议员名单中也都首次出现华裔名字。

不只在美国,在2016年世界各国的政坛上,华人都已成为难以被忽略的面孔。

在日本,莲舫以绝对优势当选最大在野党民进党第一位女党首;在南非,赵建玲被非洲人国民大会党提名,成为历史上第一位参加南非直选的华人;在德国,杨明以黑森州外国人参事会参议员身份,成为首位进入德国联邦州一级参政议政机构的华人。

步子或大或小,各国华人积极参政的目标是一致的。“我们要让人们看到,一股强大的华人参政力量正在涌动,我们应该被认识、被尊重、被信任。”梁冠军说。

“除了老一代华裔之外,越来越多的新一代华侨华人开始关注并且积极参与政治。”在张应龙看来,这是2016年出现的一个更为令人鼓舞的新变化。与父辈相比,这群年轻人拥有更高的起点,具备与当地民众沟通交流的更强能力,因而能够登上更加广阔的舞台,发出更加响亮的声音。

这一年,让世界关注的,不仅是登上政坛的华人官员,还有普通华人手中的选票。

在美国大选中,希拉里和特朗普使出浑身解数,只为争取华人选民的青睐;在澳大利亚大选中,为了拉拢华人选票,澳工党在华文媒体打广告,甚至专门建立中文微信平台;在法国,2017总统大选还未到来,各党派政要已经纷纷到访华埠,倾听华人诉求。甚至有外媒认为:“只要掌握华人选票,稳赢!”

这些骄人成绩和喜人变化,离不开海外华侨华人日益高涨的政治热情和持之以恒的参政努力,更与来自祖籍国的强大支撑密不可分。如梁冠军所说,“中国是我们华侨华人最有力的后盾。”

“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不仅增强了海外华侨华人的自信,还改善了所在国主流社会和民众对华人面孔的印象和态度,让他们更易接纳、支持华人候选人。”张应龙说。正是有了这份来自祖籍国的力挺,海外华人走上政治舞台的步伐更有底气。

伤华辱华困扰仍在:

凝聚不容忽视的力量

“这是极为出人意料、混乱无序的一年。”《纽约时报》对于2016年国际形势的这一判断或许稍显极端,但也道出今年全球并不太平的事实。这一年,身处世界各地的华侨华人同样常被“不安全”所困扰。

这是一份让人心痛的长名单:5月,25岁留德女生李洋洁夜间外出跑步时遭遇强暴被害;6月,意大利佛罗伦萨发生华人与警方激烈冲突事件,导致多名华人受伤;8月,旅法华侨张朝林在巴黎北郊遭3名歹徒殴打抢劫,头部受重伤后不治身亡;9月,刚果首都发生骚乱,20多家华人商铺被“趁火打劫”,洗劫一空;12月,意大利女生张瑶遇害身亡;同月,委内瑞拉华商受到当地骚乱波及,许多店铺遭遇哄抢……

盗窃,抢劫,甚至危及生命的暴力事件,这些多年来威胁海外华侨华人的不安全因素,如今有增无减。

不仅如此,非议、诟病、对于华人的种种歧视和偏见仍是根深蒂固的“毒瘤”。仅在美国,“华裔间谍案”、饶舌歌手辱华歌曲、福克斯电视台记者辱华节目等闹剧就在这一年层出不穷。

悲剧背后有令人无奈的现实。中东局势的动荡,难民危机的发酵,蔓延欧洲乃至更多地区,让身处其中的华侨华人难逃牵连。各国普遍不景气的经济状况滋生一系列社会不安定因素,也让被刻板认为“有钱人”的华人更易成为受袭对象。

然而,令人欣慰的是,华人不再做“沉默的羔羊”。这一年,面对暴力与偏见,越来越多的华侨华人选择为自身的安全与权利大声呐喊。

2月20日,在美国,40多个城市和地区的华侨华人同时举行大规模游行,声援被定罪过重的华裔警察梁彼得,为同胞力争公平公正的待遇。从纽约到华盛顿,从芝加哥到休斯敦,从洛杉矶到西雅图,这场美国史上规模最大的华人游行,第一次发出如此振聋发聩的呼声:“我们要公平!”

9月4日,在法国,上万名华侨华人在巴黎“共和广场”到“巴士底广场”之间的“游行圣地”,举行声势浩大的抗议游行,为张朝林及更多屡遭劫难的同胞振臂疾呼。这是自2012年奥朗德上任以来,旅法华人为呼吁改善治安而开展的最大规模示威游行。“反暴力要安全”的醒目横幅和响亮口号让法国乃至世界看到,华人力量不容忽视。

这一年,各国华侨华人用团结而理性的声音,告诉世界我们拒当“哑裔”的决心和行动力。英国广播公司说,年初华人团体为纽约警官梁彼得声援、法国华人大游行以及《纽约时报》编辑在社交媒体上发起的反华人歧视运动等事件,让“华人新移民话题得到媒体的更多关注”。

这正是2016年全球华侨华人为之努力的目标。如梁冠军所说,“我们一定要像一股绳,紧紧拧在一起,这样才能发出更强的声音,才能在所在国更好地立足与发展。”(严 瑜)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华侨华人 2016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