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乐观社会 乐观社会

脑死亡少年的逝去与新生:器官救了5位重度病患

2017年03月17日 08:41 | 作者:郑林 | 来源:北京青年报
分享到: 

把能用的都捐了

在前期抢救中,李阳曾做过去骨瓣减压手术,拿走了头颅上的一块骨头,王凤琴询问,能否请医生将头骨再缝合回去

这对农村夫妻以前在电视上和公交车站都看见过器官捐献的公益广告,但他们从没有想过,有一天要为自己的孩子做出选择。

在宣布脑死亡后,医院和家属商量后续的方案。一般有四种处置方式:一种是接受死亡的事实,尊重逝者,停止治疗自然死亡。一种是根据风俗在还有心跳的时候接回家。一种是继续用药物维持生命体征,直至药效也维持不了。

最后一种是,捐献孩子的器官,去救助更多的人,让生命以另外一种方式延续。

“他的心脏还在跳动,肺还在呼吸,眼睛还能看见外面的世界。”

昆明第一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副主任李志伟,给王凤琴和李贵福举了著名歌手姚贝娜的例子。2015年1月16日,姚贝娜因癌症复发,病逝于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在生前的最后一周,她提出将不带肿瘤细胞的眼角膜捐献出去。最终,她的眼角膜救助了深圳和成都的两位年轻人。

“你们回去开个家庭会议,无论做出什么选择,医院都绝对尊重”,李志伟说完器官捐献的时候,王凤霞和李贵福没有拒绝,也没有答应。

选择捐献器官不是容易的事情。昆明第一人民医院器官获取组织协调员柏凌,从事协调工作已有四年,参与过上百例成功捐献的案例。但是被拒绝的案例更多,她觉得这项工作“太难了”。

柏凌曾经参与协调过一个大学生车祸脑死亡的案例,大学生的母亲特别不理解,愤怒地说,“你们让我的孩子移植器官给别人,那你们怎么不把别人的大脑移植来救我的孩子”。

2月28日,上午11点多,王凤琴给李志伟打了电话,就简短的一句话“我们决定捐献,下午过来”。

对于这个家庭,这是一次重大的决定。当天下午2点,来到医院的除了王凤琴和李贵福,还有李阳的姨妈、堂叔,以及70多岁的奶奶,部分亲属只能坐在靠门一侧供值班医生休息的床上。

亲属再一次询问了李阳的病情,以及整个救治过程。他们表达了一个担忧:在器官捐献以后,孩子的遗体是不是会有残缺,留下一个个窟窿。

尽可能让孩子完整的离开,是家人最大的心愿。王凤琴提出了一个小小的请求。在前期抢救的过程中,李阳曾做过去骨瓣减压手术,拿走了头颅上的一块骨头,王凤琴询问能否请医生将李阳取下的头骨再缝合回去。

在整个交谈过程中,坐在床角的奶奶始终安静地听着,没有说任何话,直到李阳的父母及其他亲属纷纷表态以后,老人家给出了一句话:“都救不过来了,就按照他们的意思,捐了吧。”

一个家庭的长者,最终给出了一锤定音的意见。李志伟感受到这位70多岁老人的伟大,“在这种场合,很少见到奶奶辈的人,她能同意,我非常吃惊。”

3月1日中午,文化水平稍高的王凤琴在器官捐献志愿书上签了字。信息填写的过程很顺利,直到选择捐献哪些器官时,王凤琴犹豫了。志愿书上标注着肝脏、肾脏、肺脏以及其他器官名称,王凤琴不知道该选择捐献哪个,她询问坐在一旁的丈夫李贵福,得到的答复是:既然要捐,就把能用的都捐了。

随后,王凤琴在器官选择上都打了勾,摁上了手印。

编辑:梁霄

关键词:脑死亡 少年 器官 重度病患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