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垃圾分类有了“互联网+”:扫码换积分 注册上门回收

2017年05月09日 10:26 | 作者:梁霄 |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分享到: 

分类垃圾桶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已经随处可见,但是垃圾分类并没有成为一种普遍的生活习惯。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46个城市先行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

事实上,《方案》中的强制对象主要是指试点城市的党政机关,学校、科研、文化、出版、广播电视等事业单位及一些公共场所管理等单位企业,对于居民采取的更多是引导和鼓励的态度。《方案》中提到,要引入社会资本,通过“互联网+”等模式来促进垃圾分类。

① 居民主动参与少

为什么需要“互联网+”参与垃圾分类?这要从我国垃圾分类的背景说起。

我国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就有一些城市提倡垃圾分类收集处理,比如北京在1993年制定了《城市市容环境卫生条例》,对“城市生活废弃物逐步实行分类收集”。

到了2000年6月,北京、上海、南京、杭州、桂林、广州、深圳、厦门被确定为全国8个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城市,垃圾分类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国内垃圾分类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绩。民众对垃圾分类有了初步的认识,垃圾的类别也已经细化为可回收物、家庭有害垃圾和厨余垃圾,与国际通行标准基本一致。

但我国垃圾分类工作还存在很多问题,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副研究员曾现来告诉笔者,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垃圾分类中,干垃圾和湿垃圾(滤出水分后的厨余垃圾)混在一起,更没有分离出有害垃圾,增加了后端处理的成本。

现在的主要问题是,垃圾分类不是由居民主动完成,而是由可回收垃圾的经济价值刺激拾荒者来完成的。这一问题的根源在于大众垃圾分类的观念和习惯还没养成,很多人缺乏垃圾分类的知识和能力,造成垃圾分类的被动性。

② 智能网络解难题

居民对于垃圾分类知之甚少,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加强相关教育,培养良好习惯。“互联网+垃圾分类”模式恰好满足了这种需要。

当前“互联网+垃圾分类”模式可以粗略地分为两类:一种是由居民将“湿垃圾”与“干垃圾”分类收集,贴上自己领取的专属二维码后,分类投放到智能垃圾箱中,获得手机APP中的相应积分,这些积分可以用于超市购物或者换取日用品。

另一种是居民通过手机APP预约上门回收服务,将收集好的可回收垃圾交给回收人员,获得积分或是换取现金。这些功能多样的手机APP由不同的公司运营,因此提供的服务也不尽相同,但是一般都会包含垃圾分类知识的普及。使用者如果遇到不清楚该如何分类的情况,可以随时询问这些“小管家”,如果因为偷懒或是疏忽分错了类,工作人员也能通过二维码及时追查到垃圾的主人,对其进行教育和指导。

编辑:梁霄

01 02

关键词:垃圾 分类 互联网+ 回收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