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网络气象预报信息传播存五偏差 部分平台未依法备案

2017年05月25日 09:07 | 作者:张昊 | 来源:法制日报
分享到: 

常态工作机制待建立

相关法律法规有明确要求,传播气象预报信息的网站、App为何不遵守?

一些网站和App运营方有他们的说法。

“第一个问题是数据标准,气象信息肯定有官方数据,但官方数据以哪个为标准?第二个问题是有没有统一的网站?”某天气产品工作人员提出。

对此,北京市气象局政策法规处工作人员解释,“要传播北京的天气信息,就要使用北京气象台的数据;如果要传播深圳的天气信息,就可以用深圳气象台的数据”。

“对于各个公司来说,要对应这么多气象局,这个工作量就大了。”一款天气App的运营工作人员说。

“有的时候,数据源也会存在区别。数据来源可能是服务系统或者是气象局,他们之间的数据源可能会不一样。”一家门户网站天气产品负责人说,有时候客户端上显示的数据不一致,并不一定是最后环节的问题。

一款天气App的运营工作人员也认为,“有时候数据源就错了”。

记者发现,传播气象预报信息的网站、App也有一些困惑,集中在数据来源和标准问题两个方面。

“有时候官方发的数据比较多,每天更新的次数也比较多。有的平台不是专门做天气的,一天只会更新1至2次。我们也想了解各网站平台一天采集多少次数据,这关系到我们根据各网站传播时段进行评价。”北京市气象局政策法规处工作人员说。

“有的网站平台获取气象信息数据的方式,可能是‘游击队’的方式。”徐磊说,与互联网天气预报传播乱象类似的情况,也曾发生在PM2.5数据的传播上。

徐磊介绍,前年,北京市网信办依据环保法规范了网上PM2.5信息传播,告诉网站平台哪些数据是不规范的、怎么规范使用环保局的数据、怎么规范传播,同时对网站平台开放了实时的、基于地理位置的精准信息接口等。

“联合相关部门参与的沟通机制正在建设,处于刚起步的阶段。”徐磊说,互联网发展迅速,网站平台大量传播气象预报信息,在中国气象局的指导下,北京市网信办与北京市气象局前期对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协商。天气预报服务涉及到多个部门,之前沟通渠道确实不太完善,有必要定期开展沟通协调会。

“我注意到有的互联网气象预报信息传播,没有标注时间,也没有标注来源,一场暴雨预警信息可能是3小时前,有的网站平台还在发布。”北京市气象局政策法规处处长丁梅说,预警信息需要传播最新的内容。气象局与互联网信息办合作对网站平台进行管理,也是为网站平台提供服务。

北京市气象局政策法规处工作人员透露,网站平台直接抓取官方预报基础数据,这种机制和软硬件设施还在建设中。在发布平台或数据“直通车”建设完成之前,北京市气象局希望能与各网站建立一对一的交流服务机制,能实时抓取,了解每天发布频次,增加校对环节。

制图/高岳

编辑:梁霄

关键词:网络 气象 预报 信息 传播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