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党派·声音>统一战线 统一战线

“丝路文明与互鉴互融”论坛:合奏共赢乐章

2017年07月18日 10:12 | 作者:黄昌盛 万李娜 | 来源:团结报
分享到: 

合奏共赢乐章 

——来自“丝路文明与互鉴互融”论坛的声音


7月14日,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统一战线高端智库举办“丝路文明与互鉴互融”论坛,邀请各界知名专家学者共聚一堂,就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区域交流合作、政治互信、经济发展等重难点问题展开探讨。他们对“一带一路”的现实问题有哪些见解?本报记者从论坛现场发回第一手报道。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于今年5月举行后,国际社会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讨论越来越多。国家开发银行研究院副院长曹红辉注意到,英语系国家对此评价是负面转正面为多,正面意见已超过一半;而在非英语系国家,抽样调查显示,超过六成一直对倡议持支持态度。

曹红辉认为,这显示“一带一路”正由最初设想的区域合作为主转向全球化合作的新迹象,“一带一路”建设的发展历程,正是从“独奏曲”变成“合奏曲”的过程。

“独奏”变“合奏”,如何掌握“奏乐”的节奏?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翟东升指出,中国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过程中,必须把握好取和予的关系,要明白能为沿线带来什么,自己能够获得什么。

翟东升表示,发展的关键是人而不是单纯的自然资源,“一带一路”建设要从人出发,争取融入当地人尤其是青年的社会生活,带动他们的参与。

项目的运行、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当地政府和民众的支持,而沿线各国往往存在诸多差异,这就容易影响中国与沿线国家的良性互动。对此,曹红辉表示,必须从资源动员组织机制、国际合作机制、金融资本风险分散机等“一带一路”的支持体系建设上下功夫,在重点项目上突出中国的利益所在,力求互利双赢。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马戎的关注角度则更为具体。在他看来,沿线各国差异之所以会对互动产生负面影响,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缺乏熟悉掌握当地语言的翻译人才,遇到问题难以直接沟通;二是缺乏了解当地的社会发展、政治制度、法律体系、社会组织等具体情况的专业人才。

马戎认为,要做到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的“五通发展”,尤其民心相通,首先要学习掌握相关国家的语言,理解对方的文化和思维方式才能做到深层次沟通。因此,必须从课程设置、教员安排等方面填补这些空白。他还建议,外教人员的语言结构也必须适应“一带一路”建设的需要。

“丝绸之路上的跨国民族和宗教具有多样性,是今天我们建设‘一带一路’的正能量、正资产,而不是负资产。”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王联更重视沿线国家的民主和宗教差异。

王联表示,尽管今天对于古丝绸之路的认识和理解有多种解释,但客观上,沿线众多民族和他们所信仰的宗教,在一起构成的多样的文明通道。

“这应该是我们认识和理解古丝绸之路和今天‘一带一路’建设的一个最基本框架。”王联说。(记者 黄昌盛 万李娜


编辑:李晨阳

关键词:一带一路 论坛 丝路 文明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