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资讯收藏资讯

观复博物馆追寻“景泰蓝前世今生”

2017年09月08日 20:13 | 作者:张硕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近日,文化创意产品的队伍中又添“新宠”。以故宫博物院院藏“清乾隆掐丝珐琅爵杯”为原型,由上百位工匠,历时三年打造,观复博物馆与北京故宫文化产品开发有限公司共同推出掐丝珐琅“基业长青杯”,并同时推出“观复app”的第一个知识型轻产品———视频课程《景泰蓝前世今生》。

guanfu2

掐丝珐琅爵杯

博物馆在适应社会发展的漫长历程中,形成多职能的文化复合体。最为显著的是其所具备的公共性和教育性。互联网时代,观复博物馆将文创实物与虚拟传播结合起来,旨在发现艺术走向大众的更多途径。

正名为“铜胎掐丝珐琅”的景泰蓝,是北京最具代表性的传统工艺———燕京八绝之一。因其在明朝景泰年间盛行,制作技艺比较成熟,使用的珐琅釉多以蓝色为主,故而得名“景泰蓝”。

观复博物馆馆长马未都表示:“作为中国宫廷独有的艺术,景泰蓝艺术始于欧洲,来源于元代,进入中国以后,被中国宫廷所重视。与陶瓷、玉器、家具等官民共享的使用器不同,在中国古代宫廷,景泰蓝从没有进入到民间。因此,景泰蓝的仿制一直是一个难题。”

“景泰蓝的仿制,可以做到六七分像。但要做到百分之百像的时候,就会有很大的难度。也就是说,其成本不仅是材料成本,更重要的是工艺成本。”马未都说:“时至清代,物阜民丰,国力强盛,景泰蓝工艺获得长足发展,清廷造办处专设珐琅作,制造宫廷景泰蓝器皿,且品类丰富,工艺繁复,造型精美,色彩艳丽,尤其是乾隆时期的景泰蓝工艺,是在景泰蓝工艺中最为精美的。”

在外交史上,景泰蓝亦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中国文物学会漆器珐琅器专业委员会会长陈丽华介绍,景泰蓝“制作工艺起源于元代,由阿拉伯地区传入我国,很快便在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艺术土壤中生根、开花并结出了丰硕的果实,成为中国工艺美术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最好结晶之一。

马未都表示:“由于爵杯的制作非常复杂,因此,以景泰蓝制作极其少见。目前已知,只有北京故宫、台北故宫各有一只。这也加大了文创的难度。因此,此次复制的每个掐丝珐琅基业长青杯必须用到40克黄金,12遍古法鎏金,才能最终体现出其内涵。由于是按1∶1比例复制,整个制作过程共有108道工序,历时720个工时,从釉料配比、胎体材料、宝石色泽的选择,到制胎、掐丝、点蓝、打磨等工艺流程,均按照清代乾隆年间宫廷造办处的古法工艺制做。”

在打造文创产品的同时,观复博物馆同时推出“观复app”的第一个知识型轻产品——视频课程《景泰蓝前世今生》。在此多媒体中,其将鼓励用户“眼耳并用”地学习。

据了解,“观复App”内容平台依托观复博物馆的实体优势,将知识与文化产品结合,通过互联网的传播力量,增强博物馆与社会的联系,从而传播文化。此视频课程《景泰蓝前世今生》身兼课程、史料解读、文化传播三个职能,由表及里,由浅及深,首次结构化地全面介绍了景泰蓝工艺。

据了解,该视频课程将在9月底于“观复app”平台上亮相,并同期推出《景泰蓝前世今生》一书。马未都表示,掐丝珐琅“基业长青杯”的推出以及“观复App”内容平台的建设,是将文化领域内的实体产品与线上虚拟产品的一次有机结合和大胆尝试。


编辑:杨岚

关键词:观复博物馆 景泰蓝前世今生 清乾隆掐丝珐琅爵杯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