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沸点 沸点

“我”在吴哥古迹修文物:承担核心王宫遗址修复

2019年05月17日 07:13 | 来源:新京报
分享到: 

吴哥古迹重生故事里的中国面孔

中国工作队参与吴哥古迹保护国际行动26年,已承接最核心的王宫遗址修复项目

点击进入下一页

茶胶寺庙山五塔修复过程中。国家文物局供图 图片来源:新京报

金昭宇的安全帽仿佛是他的名片,他在“工地”上干活的时候,经常因为这顶帽子被人认出来。

“你是中国人吗?为什么在这里?”别人问他。

透露身份的安全帽上印着9个汉字——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金昭宇是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的文物保护工程师,一名专业文物古迹保护工作者。

问他的人是中国游客,“这里”是柬埔寨吴哥古迹。

点击进入下一页

茶胶寺庙山五塔修复过程中。国家文物局供图 图片来源:新京报

2011年开始,金昭宇进入吴哥古迹保护中国工作队,介入茶胶寺保护修复项目。他每年要在炎热的暹粒工作长达数月,皮肤晒得黝黑。

这批中国“文物医生”为茶胶寺开方祛病,让它重新健康地挺立在吴哥古迹文物丛林中。

吴哥古迹保护国际行动起步于1993年,中国是最早的参与者之一。26年来,中国已经先后完成周萨神庙、茶胶寺两个大型保护修复项目。去年,吴哥古迹最核心的遗址——王宫遗址的全面保护修复,也交给了中国工作队。

来自长城与故宫的家乡,中国的文物保护工作者带着中国文物保护理念和技术,让“高棉的微笑”在吴哥古迹重新显现。

吴哥古迹从雨林中重现

虽然从2011年就开始研究茶胶寺,在图片和视频中无数次看过这座石头庙宇,但当金昭宇2013年第一次站在茶胶寺脚下时,那种震撼依然“无法用言语描述”。

茶胶寺是吴哥古迹中最雄伟的建筑之一,用石头层层累积,构造出高达45米的“庙山”。寺庙须弥坛顶层的五座高塔用硬质砂岩建造而成,阳光照射下熠熠发光,十分独特。

“城皆叠石为之,高可二丈。石甚周密坚固,且不生杂草。”700多年前,另一个中国人就曾描述过吴哥王朝用石头建城的风格。

公元1296年,元成宗元贞二年,元朝派出使团出访真腊国(柬埔寨古称)。使团从永嘉(今温州)乘船出海,顺风南下,其中有一个约略30岁的当地人,名叫周达观。

史书没有记载真腊国,更没有人为周达观这个小人物作传。但在柬埔寨生活约一年后,周达观写出一本《真腊风土记》,数百年后传入法国,让欧洲人首次得知吴哥古迹的存在。

吴哥古迹被世界“发现”,始于19世纪60年代法国在印度支那地区殖民体系的建立与扩张时期。法国人在原始森林中发现了吴哥古迹,绘制出主要遗迹分布图,并将一些寺庙从草丛中清理了出来。

在柬埔寨北部暹粒省方圆400余平方公里的热带丛林中,40余组建筑及数百座单体建筑遗构的轮廓逐渐清晰。这就是吴哥古迹,古代高棉帝国最繁盛王朝的遗存。

1992年,吴哥古迹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当时柬埔寨内战甫歇,经过500多年的荒废和多年战争的影响,吴哥古迹已处于濒危状态。柬埔寨求助于国际社会,1993年,柬埔寨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拯救吴哥古迹的国际行动。

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国际文化遗产保护行动,就此拉开大幕。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吴哥古迹 修文物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