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深·观察深·观察

货币政策和汇率制度要符合本国实际

2019年11月12日 10:16 | 作者:盛松成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在“一带一路”倡议、人民币国际化等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正通过跨国并购等方式,获取技术、市场和资源,不断提高自身可持续竞争能力。人民币汇率、资本项目开放等,与企业跨境并购活动密切相关。我们既要看到进一步扩大金融对外开放的机遇,也要关注相应的风险和政策方面协调配合。

其中,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就是一个重要方面。这是我国的一贯方针,我相信人民币未来也不会大幅贬值。从我国经济发展潜力和人民币购买力看,人民币长期中应该是升值的。

首先,企业往往希望和欢迎汇率基本稳定,因为这样可以避免汇率波动干扰,专注于生产和经营,不需要将精力过多用于判断汇率趋势。如果汇率大起大落,企业反而会去利用汇率套利。

其次,我国短期外债几乎全部集中于私人部门。2019年6月末,我国短期外债11643亿美元,其中,广义政府和中央银行短期外债仅356亿美元。近年来我国房企境外发债规模也较大,尤其是美元债券。截至2019年8月底,内资房地产企业外债余额折合1658亿美元,较2018年底增长29%。当然,从发展趋势看,我国外债结构不断优化,中长期外债占比上升,从对外资产和负债匹配看,外债和对外资产增长协调有序。

再者,通过贬值促进出口的做法往往得不偿失,虽然短期内有可能获得价格优势,但不利于企业提高产品质量、提升核心竞争力。我国当前处于经济转型期,对高技术产品和高端服务的进口需求较大。目前我国进口约占全球的10.8%,人民币贬值对我国进口有一定负面影响。今年前三季度,人民币对美元贬值了4.2%,而同期进口累计同比下降8.5%。

我国货币政策和汇率制度都应从实际出发。这一点特别重要。

有的学者主张人民币汇率要向尽可能浮动的方向发展,从而促进国际收支平衡、保持货币政策独立性。这一主张是建立在“不可能三角”理论的基础上的。我们不能囿于这一理论,因为它的假设不适合我国这样的大型经济体,并且结论过于绝对。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年报数据,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的10年中,采用有管理浮动汇率制度国家数量占比明显上升。2018年,有53.2%的经济体采用的是有管理浮动汇率制度,这一比例较2008年上升了5.3个百分点;采取浮动汇率制度的国家占34.4%,较2008年下降5.5个百分点。这说明完全的浮动汇率制度未必是最好的汇率制度。

随着中美经贸磋商取得实质性进展,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符合中美双方的利益。

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与稳步推进我国资本项目开放并不矛盾,从长期看是一致的,且稳定的汇率预期有利于减少投机因素的干扰。8月5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破“7”后,我国仍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与2015、2016年不同,这次人民币汇率破“7”没有引发大量资金流出,原因之一是我们保持了汇率的基本稳定,稳定了汇率预期,从而减少投机因素的干扰。

我国可能迎来稳步推进资本项目开放的一个时间窗口。目前我国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利率市场化改革积极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成效显著。我国保持正常的货币政策,利率维持在合理水平,与全球主要经济体实行低利率、货币政策持续宽松形成鲜明对比,资金未必会像人们担心的那样大量流出我国,统计数据表明今年投资我国的资金大幅增加。事实上,我国一直在积极吸引资金流入,而对放宽资金流出则相对审慎。这一方针总体是正确的。不过从长远来看,过于严控资本流出可能不利于吸引未来资本流入,资本项目需要双向开放。

(作者系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原司长)

编辑:秦云

关键词:汇率 人民币 制度 政策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投资建议。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