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要论 协商 统战 党派 委员讲堂 理论 人事 社会 法治 视频 文化

首页>专题>委员读书>要闻

创建新时代文化传承的“精品学堂”

2022年10月17日 14:08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新时代文化传承呼唤“精品意识”

30多年前我进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学习时,传统文化很受冷落;但是,我们的师长始终鼓励我们,要相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当时系里已至耄耋之年的著名唐诗研究专家林庚先生,曾经语重心长地对我们讲,你们要相信,随着中国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中华文化的价值和意义。我们这一代人,可能看不到那一天了,但你们一定会看到!

那以后,每一次回想林先生的谆谆教导,内心就无比感动。如今,林先生的预言真的变成了现实。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人民安居乐业,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文化。国门打开,中国人看到广阔的世界,许多人开始思考人生的意义,开始关注中华文化的伟大传统。这些都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发展,奠定了时代和社会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受到高度重视。中华大地掀起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热潮。人们学习经典、传诵诗词,各类国学学堂如雨后春笋般兴起,《中国诗词大会》《典籍里的中国》《书画里的中国》等一大批国学传播文化节目,深受欢迎。在春秋佳日,风景秀丽的园林里,人们会看到不少身穿各式汉服的年轻身影;今年春晚的古装舞蹈《只此青绿》,河南卫视春晚的舞蹈节目《唐宫夜宴》等等,都好评如潮。

2

全国政协委员读书群推荐阅读

然而,新时代也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弘扬,提出了更高要求。无论是人们深入学习国学的强烈愿望,还是要实现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的时代重任,都呼唤文化的传承弘扬要更具“精品意识”。

新时代学习者的素养明显提高。据教育部今年发布的《2021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统计,2021年全国拥有大学文化程度人口超2.18亿,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4430万人,在学研究生333.24万人。全国研究生以上学历人口2020年有1076.5万(根据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统计),而2010年只有413.9万,10年时间多了600万。2021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57.8%,而2010年只有26.5%。这些都充分说明,新时代我国国民接受高等教育的整体规模,有了显著扩大。

如今,中国接受了高等教育的国民,已经占总人口的1/7,他们是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力量。新时代的文化传承,要充分关注这一群体的学习需要。这一群体虽然没有接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专业教育,但其文化素质高,在祖国的各行各业肩负重任,对深入学习传统文化有很高的热情,很深的期待,同时也有很高的要求。只有文化传承的精品之作,才能吸引其兴趣。这一群体的规模还在不断扩大,时代对精品的渴求,越来越强烈。

新时代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对中华文化传承弘扬,提出更高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推动各类文化市场主体发展壮大,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和文化消费模式,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增强人们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新时代的文化传承与弘扬,需要多出精品。

中国学术文化的繁荣发展,为做好精品传承,奠定了深厚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古籍整理迎来黄金时代,整理出版的古籍近两万种,许多大型古籍整理项目顺利完成,出土简帛、金石碑刻、档案文献的整理以及古籍数字化也成就斐然。在此基础上,传统文化相关课题的研究也取得许多重大突破。从事传统文化研究的专业学者队伍也不断扩大。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对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传统文化的研究、传承事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取得了丰硕成果。例如,2016年启动的“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编纂工作,就是经典传承的代表之作。该项目由中宣部支持指导,原文化部委托国家图书馆组织实施,以“激活经典,熔古铸今,立足学术,面向大众”为宗旨,约请优秀的专家学者对《尚书》《周易》《诗经》《左传》《孟子》《老子》《庄子》等百部中华文化经典,进行整理、解读,出版后深受社会各界欢迎。类似这样的成功之作,还可以举出很多,但要满足新时代社会的整体需要,这样的“精品”还需要更多更多。

总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在新时代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越来越需要树立“精品意识”,回应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需要;越来越呼唤以“精品”沟通古今,赋能当代的文化创造。

编辑:张佳琪

01 02 03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