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现场>一点一评一点一评

赵华胜:忆恩师王盛烈

2014年02月18日 15:01 | 作者:赵华胜 | 来源:《画界》
分享到: 

  一

  1955年,在我正式考入东北美专附中之前,我是长春重点中学第四中学的初中学生,在我七八岁时起就爱画画,对临摹《济公传》、《孙悟空》、《三侠五义》、《三国演义》等小人书中的人物着了迷,然后每50张完成用线自缝成一小本,一本一本积攒起来,送给与我交好的小朋友。到了初中,对画画兴趣更浓。当时的美术课老师是郭策,他成为我走入美术专业训练的真正启蒙老师,是我的艺术引路人。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郭策老师将自己家里私藏的80余册日本出版的画册《世界美术全集》给我看,我如饥似渴地欣赏和临摹着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大师们的精美作品。

  1955年,我以高分数考入东北美专附中。从附中一年级起,在考场上监考我们的那位女老师叫吕复慧做了我们的班主任,开始教我们素描和色彩课。对我们既严厉,又充满着母亲的慈爱。那时我在班级是年纪小的,只有16岁,刚入学,还有些想家。吕复慧老师每天晚上都来陪我们,同学们互相做模特、画速写,她星期天都到教室和宿舍来看我们,与我们一起画速写,讲故事,就像母亲一样。

 

 

王盛烈

 

  她,吕复慧老师、我们的恩师,就是著名教授王盛烈的夫人。

  1959年,我面临附中四年毕业,那时,为了毕业创作,我与同班的另几位同学(于敦厚、陈希光、张永新、李家伟、刘鸿志等)组成创作小组,集体到本溪合金厂深入生活,与工人师傅同吃同住同劳动,心身受到很大感染和教育。通过集体合作,历时一年左右,我们创作完成了大型工业组画《白手起家》。作品完成后,得到了鲁迅美院院党委和附中校党委的充分肯定,被评为“深入生活、反映时代,填补表现重工业题材”的代表作品之一。我们以优异成绩于附中毕业,并批准我们顺利升入鲁迅美术学院本科学习深造。

  二

  在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中期,全院师生在党委领导下每年必须拿出一定时间下乡下厂参加劳动,体验生活,提倡改造思想、树立共产主义世界观和道德观;支持不为个人私利奋斗的集体创作,倡导为集体、为别人的奉献精神。

 

在农村写生

 

在农村写生

 

  那时的师生关系十分亲密无间,非常融洽和谐。老师对学生非常热爱、关怀备至、尽职尽责。不分工作和休息时间。随时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谈心、帮助已成为一种风气。每到寒暑假,师生联合利用假期下乡下厂采风写生,每到开学之日,学生会组织学生假期学生展,青年教授也举办作品展,各种探索展的作品装上镜框就在院图书馆里和教学楼走廊里展出,互相轮流,学生展完教授展,形成了师生竞赛之势。学生会组织各种学术报告会,老师有新作品,学生请老师来讲座。这种正式课堂以外的学术交流扩展了学生的学习内容。这是一段非常值得总结和继承下来的极为宝贵的办学经验。

  1960年,我们刚入中国画系一年级,对中国画的笔墨、纸砚等工具使用和中国画特点和基本技法很不熟悉。在党委领导下,我与同班的几位同学去沈阳电缆厂体验生活,回来后,让系主任王盛烈先生组织安排了五位老先生赵梦朱、季观之、钟质夫、晏少翔、郭西河不分昼夜地手把手教我们笔墨技法,教我们工笔重彩和小写意、大写意,指导我们的创作构思、构图,我们在短时间之内完成了大型工业组画《电缆工人攻尖端》的创作。并与当时高年级毕业班集体创作的《鞍钢颂》组画共同成为60年代初鲁迅美院的学生代表作。

  1961年,在中国画系二年级时,鲁美全院又掀起另一次创作高潮。王盛烈老师主持了中国画系的创作活动,鼓励我们再创新潮。我和李林祥、张秀石三人又去法库红旗田与在那里长期插队落户的知识青年一起生活,收集大量创作素材。回校后,我们又完成了大型国画《让洼塘变富仓》和《新苗》。王盛烈老师非常高兴,让我们总结“生活是创作的唯一源泉”的创作经验。鲁迅美术学院被国际文化部和教育部评为全国艺术院校的红旗单位,创作实践中结合教学的经验在全国艺术院校中推广,当时的《光明日报》记者顾降同志来院采访,将我们学生的创作推荐了出去。我们三人共同写了一篇题为《与红姑娘、红小伙在一起的日子》的文在《光明日报》连同《让洼塘变富仓》的作品一起发表。那时,鲁迅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的教学成果及人才培养在全国引起了很大反响。最后,我们三人请王盛烈老师为我们合作的作品题写了画题和落款。王老师欣然提笔在画作上题上“让洼塘变富仓,1961年于鲁美中国画系”。他像对待自己的作品一样,又一个新生儿诞生了。

 

编辑:李勤

1 2 3

关键词:创作 恩师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