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政协委员:教育首先是人学 要把欢乐还给孩子

2014年06月04日 09:12 | 作者:张震宇 | 来源: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全国政协委员 张震宇

  过去的这几个月,无数中国家庭都迷上了一档节目《爸爸去哪儿》,人们羡慕节目里山野乡间的亲子生存体验,欣赏孩子自由舒展的烂漫天性,品味着“勇敢”、“珍惜”、“感恩”、“帮助”这些在考试重压下变得有些陌生的字眼,不由得感叹这样的教育是那么可望而不可即。

  教育是什么?是时候想想这些最为简单也至为重要的问题了!再看看近期的一些教育新闻:有学生因一份作业而出走,因与同学不和而跳楼,因一次口角而动刀,因一次嘲笑而投毒……便可知此问之迫切和沉重。“我们的孩子在拥有广博知识的同时,能否拥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道德,美好的心灵?”越来越多的人在迷茫,越来越多的人在追问!

  “教育首先是人学”,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首在养内心之德、张精神之维。让精神生长、灵魂发育,才会有朝气蓬勃的生命,才会有不断出彩的人生!然而,考试指挥棒的驱使,高考“独木桥效应”的影响,“学历竞赛”的压力,无一不让家庭和学校的教育忽视了孩子身心健康、人格发育、精神成长。在一厢情愿的灌输、望子成龙的期待中,孩子们与欢乐童年的距离拉得越来越大!

  2006年9月1日实施的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将素质教育的规定写入该法,然而时至今日,素质教育仍不尽如人意。美国某名校考官说:“中国学生的最大问题就是,此学生和彼学生之间缺乏差别。”我们的教育通常做的不是让学生变得特别、有个性,而是变得跟别人一样。实行多年的“新课改”在一些一线老师看来,只不过是提法和形式上的改变,仍难以断绝平时课的“满堂灌”现象。很多学校从小学开始,课程仅强化语文、数学、外语,而对其他课程冠之以“辅修科”的名头,在考试中,也是偏重于对所谓“主科”的考察。不少学生从一入学开始,只知道为考试而学习,为功利而学习。发达国家的经验告诉我们,教育关键在于发现不同天赋的人才,然后分类培养。

  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直接导致每个家长都要面临“择校”问题。优质教育资源集中的学校,在接收片内生源之外还要接收各种条子生、关系生,这使学校班额日益庞大,致使学校师资力量、教室、活动场地等严重不足,教师工作量不断加大,学习环境拥挤不堪,严重影响了素质教育的推进。

  不少学校都修建了漂亮的运动场,但孩子们没有更多时间奔跑玩耍,教育部门对学校、校长、老师的考核偏重学习成绩和升学率,加之名目繁多的各种检查、评比、比赛使得校领导不胜其烦,教师不胜其累,学生不堪重负!

  为此,我们建议坚决贯彻落实中共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有关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精神和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及教育部发布的《关于贯彻〈义务教育法〉的若干意见》,切实把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素质教育抓紧抓好。

  要切实转变教育观念,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注重人的全面培养,努力破除助长功利主义教育行为的体制机制,让教育真正回归教书育人的本质。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抓紧完善和落实本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基本标准,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切实加大对薄弱学校的支持力度,加快推进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能利用公共教育资源集中建设或支持少数窗口学校、示范学校。实行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和优秀教师交流轮岗,积极推动学区内各学校优秀课程、实验设备、图书资料、体育场馆等教育教学资源的共享。

  学校要均衡编班,均衡配置校内教育教学资源,不能以各种名义在校内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要建立健全帮扶学习困难学生的工作机制,给予学习困难的学生更多的关心和帮助。省级教育主管部门要对该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举办的各类重点班进行清查,确属重点班的要取缔。

  依法坚持义教阶段就近免试入学制度,不能采取各种形式的考试、考核、测试选拔学生,不能将各种竞赛成绩作为招生的依据。要严格控制学生在校考试次数,不得公布学生考试成绩,不得按考试成绩对学生进行排名。

  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方案,不得随意增加考试科目的课时,也不得随意减少非考试科目的教学时间。

  我们深知教育关乎升学、就业、孩子成长,关乎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涉及政府、学校、家长等方方面面,落实起来难度大,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统筹改革,综合改革,但我们坚信,只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就一定能够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让人民满意,让孩子快乐!

  (文章摘自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提案)

编辑:牟宗娜

关键词:教育 学校 学生 感恩 人格发育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