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忘记历史或将迷失未来的方向

2014年08月02日 09:06 | 来源:人民政协网-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最近,一些西方学者和个别政客在谈到东亚形势时,总喜欢指责中韩两国对日本军国主义过去的侵略历史过于关切,甚至他们主张中韩两国应持开放态度,把日本军国主义侵略曾经对中韩两国犯下的罪行忘掉,让中日、韩日站在新的起点翻开新的历史一页。

  无独有偶,就在上周,正当13亿中华儿女为120年前发生在中国黄海海域的那场令中华民族蒙耻的中日甲午海战举行隆重纪念活动之际,在我国的台湾地区,也有少数人士提出同样的观点,他们认为,日本侵华战争已经过去将近70年了,中国大陆和韩国完全没有必要再在有关日本政府对历史问题认识上“斤斤计较”,并强调中日、韩日应该放下“历史包袱”,面对未来。

  “中日、韩日应该面对未来翻开新的历史一页。”无论是以上西方学者、个别政客,或是台湾岛内的部分人提出这一建议,乍一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但细细想想,却发现这些人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历史到底是应该铭记,还是应该忘却?

  人类文明总是在不断进步的,人类进程中也总伴随各种文明、灾难与各种战争并存。但我们必须看到,人类前进的每一步也同时都在总结其进程中的各种经验和教训,让一些好的东西继续保留和发扬,避免坏的东西继续存在或重蹈覆辙。这就是我们说的以史为鉴。

  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战胜国,也是日本军国主义最大受害者,中国从二战结束以来,就一直尊重国际社会对二战做出的各种结论,并积极遵守战后形成的国际新秩序。在对待日本侵华历史问题上,中国人民也采取了世界上少有的宽容。战后中国没有像中日甲午战争那样,向战败国日本索取巨额战争赔偿,在对待日本战犯问题上,当年曾双手沾满中国人民鲜血的45名战犯均被从宽处理,分别判处8年至20年有期徒刑。服刑期间,中国政府还允许战犯家属到中国探视。

  在中日关系上,中国人民秉持面向未来的胸怀和气度,提出“正视历史,开创未来”。1972年9月29日,周恩来总理和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在北京签署《中日联合声明》,宣告中日两国正式建交。1978年,两国又分别签订《中日和平友好条约》,将《中日联合声明》中的原则以法律形式确立下来。

  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实现,揭开了中日关系史上的新篇章,为两国发展各个领域的友好合作关系开辟了广阔的道路。我们必须看到,中日邦交正式化正是两国老一辈领导人基于对历史的认知、总结和对未来的远见判断做出的智慧决策。

  然而,中日当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由于日本政府领导人坚持错误的历史观,对日本的侵略历史采取了虚无主义的态度,在所谓务实的外交策略下,对日本周边国家采取了更加充满敌意的政策。今天的日本领导人不是坚持“以史为鉴”,而是为了追求日本所谓的“大国梦想”而不惜改变日本国家观念,否认日本军国主义曾发动侵略战争、残害亚洲人民的历史罪行,参拜供奉二战甲级战犯亡灵的靖国神社,为军国主义招魂,他们企图否定二战结论,破坏战后国际新秩序,让军国主义急切且有步骤地突破日本拒绝战争的“和平宪法”,安倍晋三这一系列做法目的就是要实现将日本带到二战前日本军国主义“辉煌”的历史。

  我们今天“纠结”于历史,就是要“以史为鉴”,坚决捍卫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成果,坚决维护战后国际秩序,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地区和平稳定,防止历史悲剧重演。如果今天我们忘记历史,在日本新的军国主义喧嚣下,在美国“重返亚洲战略”鼓噪下,东亚未来和平发展方向或将可能被迷失。(高杨)

编辑:顾彩玉

关键词:马英九首次表态办抗战纪念 抗战 台湾 马英九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