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今日要论今日要论

从“吃饭”说起

2014年12月26日 10:43 | 作者:杨维刚 | 来源:人民政协网-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吃了没有”是中国人见面时的问候语,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人们见面时的问候“你好”不一样,说明吃饭问题对于中国人是多么重要。这并不奇怪,作为世界人口大国的中国,吃饭问题从来就是天下之头等大事。新中国成立之后,解决吃饭问题成为执政者的重要执政目标。改革开放之初,小平同志提出要实现小康社会目标,其目的就是让百姓吃饱肚子。进入新世纪后,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老百姓的温饱问题已经基本解决,吃饭问题也就显得不那么突出了。但吃饭问题并没有退出人们的谈资话题,甚至议论更多,一年吃掉多少公款,喝掉了几个西湖的酒。吃饭问题变成了公款吃喝问题。有人调侃:改革开放前,毛泽东同志说革命不是请客吃饭;改革开放后温饱问题解决了,成了革命不是请客,就是吃饭;现在中央下发文件,要求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就成了革命不准请客吃饭了。

  “抓作风问题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延安时期就抓,新中国成立后多次抓,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在抓。”为了制止公款吃喝,中央先后不知下发了多少文件,有的甚至规定了四菜一汤的接待餐,但并没有遏制公款吃喝的问题。这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强力反对“四风”,中央出台了八项规定,下发了《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和《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等文件,取得了空前的效果,公款吃喝的问题得到了有效遏制,受到了人民群众的好评。细细想来,为什么多年下发那么多文件就是管不住吃喝的问题呢?除了这次教育实践活动的大环境外,重要的有三条:一是规定细。诸如凭公函接待、接待标准、陪同陪餐人数等细节问题,都有明确具体规定。二是监督实。不仅明确了监督检查的主体、职责、内容、方法、程序等,还针对突出问题采取重点检查、暗访等专项检查方式;不仅有领导班子内部监督,行政监督、审计监督、巡视监督,还有人大、政协、媒体和人民群众的监督。三是责任严。对违反条例“应当依纪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更有“对负有领导责任的主要负责人或者有关领导干部实行问责”。

  就消费经济学角度,我们一方面要反对公款吃喝,另一方面还要大力鼓励居民消费。逐步提高消费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总趋势,扩大消费也是推动经济增长的最终动力。而消费总是与收入紧密联系的。近年来,我国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呈逐年下降趋势。据人社部劳动工资研究所发布的《2011中国薪酬报告》显示,2011年,我国居民收入增长远远低于财政收入和企业收入增长,使得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相对比重不升反降。2011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名义增长14.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4%,低于GDP增长率0.8个百分点。同期我国公共财政收入10.37万亿元,增长24.8%,增幅分别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名义增幅的1.76倍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名义增幅的1.39倍,而同期企业收入增长幅度为20%左右,也远高于居民收入。此外,垄断行业收入畸高,而这些过高收入与员工劳动贡献和企业的真实业绩并不相等。一些不合理收入没有得到有效规范,违反分配政策的现象大量存在。一些地方最低工资标准调整不及时,与经济发展与物价水平不协调,一些企业不执行国家最低工资标准,不按规定给工人交纳各种社会保险,随意压低、克扣工人工资,特别是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久治不绝。同时我国又是一个高储蓄率国家,人们储蓄主要用于医疗、养老、子女教育等方面的预防性支出,由于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人民的消费意愿。

  因此,要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我们不仅要规范公款消费,还要在规范收入分配制度上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为提高大众消费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同时,政府加大社会公共支出,完善社会保障,提高群众的即期消费能力。

  (作者杨维刚系全国政协常委,湖南省政协副主席,民盟湖南省委主委)

 

编辑:曾珂

关键词:规范公款消费 规范收入分配制度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