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今日要论今日要论

“酒中添金”只是金玉其外

2015年02月04日 09:18 | 作者:赤色鹿苑 | 来源:齐鲁网
分享到: 

  原标题:赤色鹿苑:“酒中添金”不意味“点石成金”

  国家卫计委官网近日刊登了《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征求拟批准金箔为食品添加剂新品种意见的函》,函件称,经审核,拟批准金箔为食品添加剂新品种,现已开始征求各相关单位意见并向社会征求意见,时间截止到2月20日。(2月3日 新华网)

  从“青梅煮酒论英雄”到“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酒在中国社会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无论是待客论道还是走亲访友,“白黄果药啤”向来都是不可或缺的“润滑剂”。俗话说,“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自古至今,国人从未停止对酒文化的探索的脚步,如今,“金箔酒”又成了大家一项新选择。从被卫生部禁止,到经国家卫生计生委批准,“金箔酒”的“咸鱼翻身”到底是何因使然?“高调复出”的背后又有何原委?高价的“金箔酒”又真有传说的卓越奇效吗?

  酒中添金,品质提升几许?

  酒中添加金箔,最早的构思来源于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在中医里,金箔有镇精坚髓,安神排毒的功效。然而,最新医学表明,金元素在人体的含量远远低于0.01%,属于极微量元素,并且由于金的化学性质十分的稳定,与普通化学物质极难发生反应,仅溶于王水等强腐蚀性的溶液,因此,人并不能通过食用“金箔酒”来补充金元素,商家所谓的“酒中加金”能够强身健体,并没有科学依据。相反,如果金箔在肠胃中停留时间过长,会与消化液发生缓慢的化学反应,解离出的金元素属于重金属,会导致人体蛋白变性失活,对消化道亦会造成损害,长期饮用“金箔酒”还会有重金属中毒的风险,这也是为何早在2001年卫生部法监司就禁止将金箔加入食品中。同时,我们也应该知道,每公斤白酒中的金箔含量很少,并且以分子的形式分散,除了改变白酒的物理外观外,并没有味道上的差异,这也就是说,“金箔酒”的品质仍是取决于金箔的溶剂——白酒的品质。

  加金之后,价值增加几何?

  根据文件说明,每公斤白酒的金箔添加剂含量为0.02g,根据金箔的市场价,算上人工技术,每公斤酒成本的增加不会超过两块钱。也就是说,标价10元500ml的二锅头,在加入金箔后,售价不会超过11元。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我们在商场中不难看到,“金箔酒”每瓶的售价少则上百,多则上千,而包装精美、一线厂家的产品甚至可达上万元。由此可见,这并不是简简单的“1+1=2”的算数问题——品牌效应、广告宣传、物稀为贵——各种成本外的附加因素,让“金箔酒”的售价成十倍百倍的陡增。我们不怀疑这是价值规律和市场需求使然,但也的确折射出了 “朽木烂材镀金”的怪象——仅仅是微不足道的变化,却被吹捧成“画龙点睛”之笔。

  生活中此般的怪现象比比皆是:成本只有几十元钱的保健品,因宣传补充多种“营养元”被卖到数百数千元,却被专家指出主要成分只是几种常见药品的勾兑;形形色色的高价“洋奶粉”打着富含各种“益智因子”、促进孩子大脑发育的旗号,却被频频爆出食品安全问题。“打铁还需自身硬”,如果白酒本身没有高品质的保证,高价的“酒中加金”,也只会无人为津。

  酒中添金,寓意卖点何在?

  酒中加金箔,让笔者想到了2012年沸沸扬扬的“卷烟技术入围国家科学进步奖”风波。香烟凭借“新型添加剂”为“卖点”入围国奖,一经通报便引来质疑声一片,最后无疾而终。无论是三年前的“卷烟添加剂入围国奖”还是如今白酒中添加金箔,不同事件的背后有同样的推手,那就是利益的驱动。就像香烟在“全国控烟”的大形势下,仍能一步步“入室登堂”一样,从卫生部的命令禁止到如今的政策放宽,在这十几年间,想必有关部门也是做足了“功课”。然而,即便文件中并未提及金箔作为添加剂的好处,但至少我们知道,这对那些以白酒生产为“第一产业”的地方政府来说,无疑是一大福音,而对于各大酒商来说,也是好事一桩。

  然而,不管是把“精益剔透”变成“金光灿灿”,为送礼办事者提供了新选择;还是把饮酒伤肝变成“强身健体”,为好酒之士提供了贪杯的理由,我们都应该清楚地明白,宣传手段可以千变万化,但酒商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让更多的人买更多的酒,以获取更大的效益,如是而已。

  无论是打着改善饮酒品质的旗号,还是喊着提升尊贵气质的噱头,酒就是酒,喝猛了也难受,喝高了也上头,爱惜身体重要,点到为止即可。无论是添加了金箔的琼浆玉液,还是包装精美的送礼佳酿,酒就是酒,喝多了也会醉,喝过了也伤身,切忌盲目跟风,理性冷静消费。正所谓:美酒虽好,君莫贪杯。

编辑:水灵

关键词:酒中添金 点石成金 青梅煮酒论英雄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