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聚·焦点聚·焦点

戴锦华:姜文在嘲弄社会主流逻辑

2015年03月19日 14:57 | 作者:滕威 | 来源:共识网
分享到: 

  大量对白和华美饱满画面同时倒塌本身就是对消费文化的再现

  北青报:您是不是认为这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戴锦华:至少《一步之遥》的票房实力以及它所造成的这样一个恶骂的局面来告诉我们不可能。因为这一切都建筑在资本的奇观—一种原创性的、无所不在的、入侵式的广告所建构的巨大的社会期待/心理预期的情况下去揭示,人们期待在电影院片刻遗忘和缓解资本逻辑所造成的焦虑,结果你遭遇到的是对这种焦虑的原创性的、成功的再现,在这个意义上,我理解观众的愤怒,我理解那些愤而退场的人们,而且我也理解这部电影为什么获得了左派的喝彩。原因可能在于,那些即刻对这部电影完全认同和由衷大声喝彩的人们是由于他们自己有一个强大的“外在的主体”,他们无需电影来召唤出幻觉主体,他们完全认同了姜文叙事和表达自身的批判,影片所制造出来的观影焦虑完全影响不到、不伤及他们的主体位置和已然形成的对这种焦虑的批判和指认。

  北青报:您这个解释我很开心,我姑且认为自己喜欢这部电影的原因是自己“主体强大”。您另一层面的解释呢?

  戴锦华:在最早观影的时候我就为精彩的对白而欣喜。“To be or not to be”变成了“这么着还是那么着”,这种喜剧感,这种快乐从第一分钟抓住了我。接下来每一段落都有大量的对白、金句让你非常会心。可是,它仍然没有让我过目不忘,因为把“To be or not to be”翻译成这样是姜文半生的玩笑,就是他化解了哈姆雷特的那种生存还是死灭的两难。其他的,看过之后,我很难重述。于是我意识到另一个不能让我进入电影,让我无法获得观影快感的原因是:大量的对白和极端华美的饱满的画面同时倒塌。而从这一方面,姜文又在挑衅和违背一个电影构成的基本原则—通常旁白进入的时候我们会给全景镜头,因为画面是空的,声音就可以进入。但当画面高度富丽、饱满和奢华的时候,旁白的密集出现使其过度超载。看过《阳光灿烂的日子》,《鬼子来了》,《太阳照常升起》,我们知道姜文当然不是不懂得对白与画面之间的关系,只能说这部电影他是刻意地制造这种效果,就是一种过剩的、无从负载的、无从选择的、看画面无法听对白听对白的时候就忽略了画面,旁白整体削弱了画面奇观的视觉冲击力,而画面奇观排除了对白、旁白所负载的极端丰富的社会信息。你可以说这是影片整个结构性的错误,或者是结构性的失败。但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就这种过度表达,和极度过剩的感觉本身就是消费主义文化的再现。

  北青报:所以您觉得,《一步之遥》生不逢时。

  戴锦华:对。影片作为“颠覆再现的再现”,和我们整个时代、和今天中国是错位的。我是在这样的意义上理解这部电影,理解姜文。我对他的这种由衷的认可和尊重延续下来了。它不是一部失败的作品,但是它由于多重错位注定要在资本运作、资本市场上失败。这是我对《一步之遥》的看法,我始终没有对它表态是因为我无法对它表态,因为这不是一句话可以去判断的电影。

 

编辑:罗韦

1 2 3 4

关键词:电影 姜文 中国 影片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