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民国的大学:清华曾是留美预备学校 后改为国立

2016年03月17日 16:52 | 作者:侯宇燕 | 来源:北京晚报
分享到: 



一所大学的面貌,离不开时代的囿域和环境的熏陶。协和大学这种彻头彻尾全部“洋化”的生活,其现代化与舒适程度,让今天的读者也为之称奇,更难以置信它竟出现于近百年前的东南一隅。其实,细细对比以上两种回忆的细节,可以发现,在上世纪30年代中期,国立与教会高校师生,尤其是教授这一阶层的生活,虽然都是相当优裕的,但北方与南方,国立与教会又有很大差异。北平的清华园没有福建协和大学那种贵族式的生活状态,也没有充斥奢靡的气息。这和北平作为文化名城的特点息息相关。而协和大学那种仿佛在好莱坞影片中才会出现的王子公主式生活,与福州这个沿海开放城市的地理位置与独特历史又密不可分。这里经济高度繁荣,居民五方杂处,文化交融,汇纳百川,开放性较强,自由度较高,所以上述现象的出现是绝非偶然的。


其次,教会学校作为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精神入侵的产物,势必将西方文明的精华与糟粕同时带给中国学生。在几乎已经达到理想境界的物质生活背后,其实是东方传统哲学文化与西方人文精神在相互会合基础上的相互斗争。再者,在这里就读的子弟,不同于公立与民办大学多样化的学生来源,绝大部分都是名门之后、富家子弟,高昂的住宿费用较他们的家境而言只是小菜一碟。


更值得关注的地方是,在那个时代,读教会大学,就是进入了西方文明的话语场。在英美,大学的意义是提供一个最好的场所,让青年男女在这种环境里尽情地享受生活,广泛地开展社交,使一个人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与显现。英语里的“毕业”(Commencement),其意义就是“学习的开始”。这也是与中国传统文化里学堂的含义截然不同的。所以,在协和大学,图书馆既是学生最主要的课外活动场所,还充当了主要的社交场所。从精神层面上来说,这也是与国立大学有本质差异的。


过去的大学早已一去不复返了。今日我们往往津津乐道于它们的宏大历史,却常常忽略了深入挖掘现场细节的那一环。社交、日常生活的细节,其实有助于我们去辩证地看待那个时期的大学教育;有助于我们挖掘东西方文化交汇的大背景下,不同培养人才方式带来的不同影响;更有助于我们去其糟粕,从中选取灿烂的正面能量和精华。(侯宇燕)



编辑:陈佳

1 2 3

关键词:民国的大学 清华曾是留美预备学校 后改为国立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