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慈善·公益慈善·公益

让青年投身广阔世界与生活

——“中国间隔年计划”的公益实践

2016年04月05日 15:28 | 作者:顾磊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2015年临近大学毕业时,廖小涵没有加入就业的“大军”。

她参加了一个公益项目,只身前往印度,在特雷纱修女仁爱之家做义工,照顾那里的残疾孩子。

简单的行李,简单的旅馆,还有简单的食物,她专注当下的生活,陪伴着孩子们,有很多收获,对人生也产生了很多感悟。

她参加的公益项目叫做“中国间隔年计划”,由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主办。

3月29日,该项目在北京举行周年分享会暨“间隔年与中国大学生”公益论坛。廖小涵在发表感言时引用了一句歌词:“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

间隔年计划助力青年成长

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中国间隔年公益基金”是中国首个资助年轻人实施间隔年的专项基金,旨在向中国年轻人传播“间隔年”概念,并奖励资助有思想、有创意、有勇气、对社会有责任心的年轻人在国内外实施间隔年行动,帮助他们探索世界、认识自己,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

“中国间隔年计划”于2015年3月启动,成功资助8位年轻人度过开始间隔年。本次周年分享会上,他们中的5位分享了各自的精彩故事。

李文旭只身一人骑行北美,风雨无阻;廖小涵前往印度做义工,立志投身公益事业;符小惠与伙伴一起环华骑行,用纪录片的形式展现所见所感;李玉镇致力于推广汉语,边学习、教学,边感悟生活;陈静雯行走西部,用做义工和打工的方式深入当地生活。

各位分享者的感悟却出奇地一致,也就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如果不走出去,不去亲身实践和体验,就只能生活在书本和别人的经验里。只有投身于广阔的世界和真实的生活,才能破除偏见,获得自我的觉醒与成长,并更好地适应社会,承担责任。这正是“中国间隔年计划”的意义所在。

2016年的“中国间隔年计划”招募将于4月15日正式启动:面向全国全日制高校18周岁—28周岁在校生;不限制申报主题,鼓励申请人在调研的基础上大胆设计,不限于义工、打工、游学、旅行、调研、摄影、写作等形式;根据申请人提交方案的创新性和可操作性等指标筛选出10名入围者,然后根据评审委员会综合评定成绩确定最终结果并据此资助奖励,资助标准为30000元人民币/人(资助3位)与10000元人民币/人(资助7位)。

新一轮招募将更加注重“中国间隔年计划”的丰富性和个性化,还将实行“一对一”的导师制。在这次分享会上,“中国间隔年计划”与长江商学院签署了“导师合作备忘录”,双方共建导师制,长江商学院将为每名大学生配备一位具有丰富人生阅历和强烈社会责任感的导师,更好地对他们进行精神支持和实践指导。

推广“间隔年”需建立配套制度

2014年,乔新宇联合畅磊、程明、陈晓晓、郭婷婷、姜琭、舒晶、孙陶然、王立锋、周子琰共同发起成立中国间隔年公益基金。

乔新宇说,做这件事的目的是希望年轻人用半年到一年的时间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无论义工旅行,还是打工度假,或者在公益机构工作一段时间,年轻人都会有时间和空间安静地思考,思考一下自己未来想做的工作或者人生的意义,然后再进入社会。这时候,年轻人除了具备相对独立的思考能力,还会具有更多的创新意识和更强的社会责任感。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青年所所长邓希泉认为,大部分青年人按照父母的安排长大,容易产生较强的依赖性,社会适应性较弱。在进入社会之后面临种种难题。间隔年可以让青年认清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从而更好地融入社会。同时,间隔年这种新的生活方式对社会发展也有好处,“它让年轻人与社会的冲突在一个允许的范围内进行,是一个试错的过程”。

不过,邓希泉也认为,目前国内配套制度的不足,让“中国间隔年计划”的实施面临一些困难和风险。比如,就业和升学的压力让很多大学生不敢选择参与项目。他建议如实告知年轻人参与该活动所面临的风险,并帮助其规避风险。此外,“中国间隔年计划”在内容设计方面应更多地体现大学生群体的特色,除了义工、骑行等较常见的规划,与大学生专业相关的“游学”和“调查访问”也可以作为重要内容。

中国青基会公益推广部部长顾蒸蒸认为,“中国间隔年计划”的项目设计和资助模式可以更加灵活,让更多公众和企业能够参与进来。比如企业的参与除了捐助,还可以为受助者提供一些就业机会。


编辑:薛晓钰

关键词:中国间隔年计划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