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声·政情>看点 看点

让绿色成为“底色”美丽山西值得期待

2016年11月03日 13:45 | 作者:刘云伶 王亮 | 来源:新华网
分享到: 

新华网太原11月3日电(刘云伶 王亮)在你眼中,山西是什么颜色?黄土高原之“黄色”,抑或煤炭之“黑色”?无论曾经是什么颜色,山西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上,骆惠宁提出让绿色成为美丽山西之“底色”,并前所未有地从理念、措施到制度保障进行了全方位勾画,令公众对这样的美丽山西充满期待。

远古时代山西植被茂密,所以才成就今日“煤海”;一曲“人说山西好风光,地肥水美五谷香”,让山西蜚声海内外。然而由于多年来对煤炭的过度依赖和开采,经济增长粗放、产业傻大黑粗,山西遭受了严重的“生态创伤”:采空区和水土流失面积分别占到全省国土面积的1/8和69%,“母亲河”汾河一度断流十几年……

面对生态困境,近年来,山西不断加快转型发展步伐,关停淘汰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加大环境治理保护力度,昔日煤尘飞扬、污水横流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事实上,山西既不乏生态治理的典范,也不缺效法典范,倾力改善生态的有力实践。以种树闻名的右玉县,经过60多年的植树造林,从“不毛之地”变成了“塞上绿洲”。近日,山西吕梁向荒山荒坡宣战:五年之内,将完成400万亩宜林荒山和25度以上坡耕地造林绿化任务,彻底告别荒山荒沟,把青山绿水留给子孙后代。

但受多种因素制约,就山西全省而言,经济结构仍未发生根本性变化;相应的,时至今日,山西依然面临生态建设艰巨、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的现状。

“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寥寥数语,道出骆惠宁对生态现状之忧心,和加大生态建设力度之迫切。

其实这何尝不是山西民众之急?民众所饮之水源、所吸之空气,无一不关乎生命。近几年每逢冬日霾起,网上网下四处蔓延的各种吐槽,都源自民众对生态环境的空前关注和担忧。

民之所忧,政之所系。令人欣慰的是,民众对于生态的诸多聚焦,在此次党代会报告中逐一得到明确回应。

“把增绿变成行为习惯”“实现环境质量明显好转,在群众感受最直接的大气、水、土壤等质量问题上有明显好转”“山水林田湖得到系统修复保护,森林覆盖率和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明显提高”……新生态勾画后,骆惠宁又说:让透支的资源环境休养生息,提高人民群众生态福祉。

生态环境的改善,不可能一蹴而就,更非纸上谈兵。因此,如何以强有力、针对性的具体举措,确保这些蓝图逐一实现,更是民众关注的重点。

从节约用地,到建立循环性工业、农业、服务业体系,再到大气污染、土壤污染防治,实施采煤沉陷区采空区土地复垦整理,以及大规模植树造林等等,一系列生态环境建设重点工作,得到骆惠宁简洁而详尽的分解。关于美丽山西建设的路径,由此广而告之各级干部和群众。

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构建,更是美丽山西最终得以呈现的根本保障。如骆惠宁所说,用改革办法筑起“源头严防、过程严控、后果严惩”三道防线,构建产权清晰、多元参与、激励约束并重、系统完善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同时,认真落实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制度。

一分部署,九分践行。集生态脆弱和增长粗放于一体的山西,唯有照此路径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力度,将生态文明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让绿色发展成为转型升级主旋律,才能使绿色真正成为美丽山西的“底色”,唱响“人说山西好风光”。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山西 生态 美丽 丽山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