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今日要论今日要论

中南海始终直通人民群众

2017年01月09日 09:28 | 作者:张德勇 | 来源:中国青年报
分享到: 

我们完全可以将民生建设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紧密结合起来。针对民生建设与经济发展不匹配而形成的短板,坚持问题导向,从人民群众的身边事抓起。

中共中央政治局于2016年12月26日至27日召开民主生活会,习近平强调,中南海要始终直通人民群众,我们要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脑中。中央政治局的同志必须做到以人民忧乐为忧乐、以人民甘苦为甘苦,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怀着强烈的忧民、爱民、为民、惠民之心,察民情、接地气,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诉求。

在此前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上,习近平也强调,保持经济增长速度、推动经济发展,根本还是要不断解决好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

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其实就是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身边事,包括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等。这些身边事是否解决得好、是否解决得令人民群众满意,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对经济社会不断进步的获得感,直接关系到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升。在民生建设取得重要进展的同时,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相比,与人民群众的需求相比,在不断解决好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上,确实还有进一步努力的空间。一方面,民生建设一定程度上相对滞后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民生改善提出了新的要求。无论哪一方面,归根结底都是与经济发展不相匹配而形成的短板,必然会影响到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党中央高度重视民生问题,并将此上升至治国理政的战略高度。十八大报告提出的“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特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部署,将民生的持续改善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紧密联系起来;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成为“十三五”规划的指导方针和核心内容,无一不与民生建设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联。

这次会议研究的六个问题,包括“十三五”规划纲要确定的165项重大工程项目进展情况、推进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提高养老院服务质量、规范住房租赁市场和抑制房地产泡沫、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等,都是从人民群众的身边事出发,着眼当前,兼顾长远,反映了党中央既立足于全局和长远的角度,高度重视民生建设工作,又从当前的具体事、紧迫事抓起,一件件去推进、去落实,将顶层设计与具体执行很好地结合起来。

加大民生建设力度,解决好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有利于创造新的增长点、提高长期增长潜力。当前,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经济工作的主线,其最终目的是满足需求,主攻方向是提高供给质量。从解决好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出发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符合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

这样,我们完全可以将民生建设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紧密结合起来。民生建设基本上属于政府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的范畴,针对民生建设与经济发展不匹配而形成的短板,坚持问题导向,从人民群众的身边事抓起,从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给数量和质量两大方面入手,从满足需要出发,改善供给,增加有效供给,在保障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给数量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供给质量,以量足质优的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来补上民生建设的短板。

总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以此来回应民生关切,将人民群众身边的事办好,是对十八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必须把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作为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根本要求”的全面贯彻落实。这不仅有助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也有助于让经济发展的成果更多地惠及人民群众,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张德勇(中国社科院研究员)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人民群众 民生 建设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