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科大之问--“中国科大现象”启示录(上)

2017年06月20日 15:30 | 来源:新华社
分享到: 

守拙崇教——静水深流,严谨求真,厚植适宜科技创新的沃土

科大校园内的路名少有韵味:“勤奋路”“红专路”“理化路”……;更简单的是系名:一系,数学系;二系,物理系;三系,化学物理系;四系,近代物理系……;连校内教学楼和实验楼,在科大人口中也被简化成教学一教、二教、“十八层大楼”……

大象无形,简单质朴。

科大治学严谨,学术之风浓厚。几代科大人保持刻苦严谨的学风校风仍是中国高校中醒目的一道风景线。

这里是大师教学的殿堂——

“今天同学们来到科大,一定要知道你选的专业、你从事的行业在中国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在世界格局中的单点创新意义是什么……”

2017年5月26日,科大容纳千余人的大礼堂内座无虚席,大一新生最后一节“科学与社会”课正在进行,科大校友、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正在讲授人工智能走势。

此前的一个学期内,万立骏、潘建伟、王中林、曹雪涛等院士已陆续给新生讲授过这门课。

让大师、教授执教一线是科大的传统。科大的学院院长、系主任大多由中国科学院研究所的院士、专家兼任,学生有比其他大学学生更多的机会与科学大师对话。

毕业于科大的我军空气动力试验技术专家胡成行回忆,从本科一年级起,华罗庚、严济慈、郭永怀这样的科学大师当时就给他们上课,这些大师不仅讲课精辟、清晰,更言传身教了严谨求真的治学态度。

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从“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彭桓武、陈芳允、于敏,到近年来陆续问鼎“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的赵忠贤、陈仙辉、潘建伟等科学大家,都站在讲坛上解疑释惑。

史济怀,这位自1958年科大创办的那一天开始走上讲台的著名教授,在本科生讲台上一讲就是50多年。退休返聘后,他仍然坚持一周6课时的工作量。他讲授的《数学分析》、《常微分方程》等多门基础课,至今仍在网络上被学子们热搜学习。

这里有新人们施展才华的广阔空间——

在科大,有崇师尊长之传统,但少有论资排辈之弊端和学术门户之见。从建校初期,老一代科学家们就带来了学术上“和而不同”的良好风气。数学系华罗庚、关肇直、吴文俊“三龙”同掌一门课,轮流登台授课,按照各自风格培养弟子,在校史上传为佳话。如今,在科大量子研究领域,郭光灿院士虽与后辈杜江峰、潘建伟等人的研究路径不同,但并不以学术权威自居,为晚辈让路铺路的宽容氛围仍是美谈。

受益于包容的学术氛围,一批70后、80后的教授、学术带头人在科大不断涌现。陆朝阳,致力“多自由度量子隐形传态”研究,被《自然》杂志评为“中国十大科学之星”;马明明,因仿生智能材料研究摘取2015年度“求是杰出青年学者奖”;周荣斌,因生命科研方面的杰出研究成果,成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这里还是学术不设禁区、宽容“异想天开”的乐土——

科大许多新的学科都是从无到有地建立起来,成为原始创新的前沿阵地:如火灾科学、极地科学、量子科学,这些学科在刚起步时,很少有人能够理解,但科大总是鼓励创新,争取支持。

前些年,工程学院的梁海弋教授总有些“古怪”的想法,比如想弄明白公鸡行走时为何颠脖子,他向学校科技处申请经费,居然得到支持。他最终研究发现,公鸡颠脖子能让眼睛更精准定位目标,这个成果就被应用于机器人目标跟踪技术之中。

不以文章“论英雄”,鼓励学术探索——

在科大,不以简单的发论文数和争取科研项目数来给老师计“工分”。“爱坐冷板凳、不爱接受采访”的中科院院士、科大物理系教授陈仙辉始终专注于新材料探索和研究。他在高温超导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前十多年一直默默无闻,如果严格按照发表论文数量进行考核,在一些学校可能早已被淘汰。2008年,他在国际首次获得临界温度达到43开尔文的铁基化合物超导体,突破了此前学界公认的“麦克米兰极限”。这一重量级发现刊登在《自然》杂志上,成为我国物理学科近十年累计被引用次数最多的论文,他本人也因此与赵忠贤院士等人一同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秀山居良木,良巢凤来栖。

正是这种独特的精神气质和环境氛围吸引着众多人才,依恋科大、扎根这里。

目前,科大现有的1900余名教学与科研人员中,教授、副教授占比达近七成,其中两院院士有47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17人,“千人计划”“青年千人计划”超过200人,教育部“长江学者”48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16人,国家级教学名师7人。

量子计算专家杜江峰院士,从本科算起已经在科大学习、生活和工作了30多年。他坦言,无论是从待遇还是从地理环境上,确实找不到待在合肥这么多年的原因。甚至他的父亲至今还对他没有去大城市耿耿于怀。“可我不愿意离开,这里有种独特的精神在吸引我,我喜欢这个地方。”

红专并进——勇于创新,追求卓越,报国育人创建国际一流大学

能否是一流的大学,不在级别高下,不在追名逐利,而在是否容得下一张安静的书桌,是否守得住“板凳一坐十年冷”的报国育人志。

“多年来,科大人始终坚守科技报国、锐意创新的执着,严谨的校风既体现在一代代先生的治学风骨中,更浸润在一批批学子的举手投足间。”中国科大党委书记许武说。

大学是大学生的大学。拥有国际一流的校风,才能创建出国际一流的大学。

走进科大,仿佛置身一方净土。没有车马喧嚣,没有市井浮躁。满目所见,是行色匆匆、背着双肩包的师生;两耳所闻,是关于课程公式、实验数据的探讨。

“处处皆有大师,转身即可讨论。”这是科大人最怡然的场景。学术一流,学风醇厚,集物理、数学等基础学科之优秀学子,曾有“不要命的上科大”之称。

中国科大曾发生过这样一个故事:前些年科大的二教楼晚自习时突然停电,于是同学们又喊又叫地往楼下走,中途突然又来电了,正在下楼的人潮立即回流。几分钟之后,整座大楼已是鸦雀无声。有旁观者惊叹:“科大人学习起来真可怕!”

重视基础课是中国科大的传统。科大创建时,以科学与技术结合、理工结合为特色;科大的教授称,与北大相比,科大要多学工科的知识,与清华相比,要多学理科的知识。

在我国传统大学教育强调分系分专业培养专门化人才时,科大反其道而行之,强调宽口径培养人才。所有的系都对数理化基础课程要求十分严格,一名四年制的学生,入学不分专业,前两年都需要学习数理化。

科大物理学院的本科生谢禹至今记得,光数理这一门课,就分别有三位教授,从数学基础知识、核物理基础研究和一线科研成果三个方向进行讲授,让他“大开眼界”。

“所系结合”的研究型教育是科大人才培养的另一特色。利用中科院下属的一百多个研究所作为科大学生的科研实践基地,本科生可以早早进实验室,“闻闻科学的味道,接受科研的启蒙。”

科大信息学院大二学生韩金恒曾利用大二寒假专门申请去成都光电所观摩实践一周,深有感触:他所学的正是量子通信急需解决的难点之一,坚定了今后学习和科研的方向。

因材施教,高质量培养。科大在全国高校中率先推广少年班经验,因材施教、实现100%自由选择专业,本科一年级读完后,学生可根据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申请自由调换专业。遵循人才培养规律,实施“精品”培养。

科大一贯把学生定位于大学的中心。“1860”,这是科大近十几年来几乎没有变动过的本科招生人数,被戏称为“恒数”,即便在全国普遍追求规模和扩招的时候,科大仍然不为所动。

中国科大的主要考虑是,让学生拥有充裕的优质教育资源,以保证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来到科大,会意识到老师和身边同学的价值追求,更加注重的是对祖国、对科学的赤诚,人就会变得不俗。”马上就读大二的00后姑娘郭尖尖在科大的熔炉里淬炼成长着,“我承认我被影响了、改变了!”

有一群仰望星空的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才有希望。

正如科大校友、中科院院士王志珍所说:中国科大拥有大学自己的独立性,保持着圣洁与宁静。“在科大,官本位是没有市场的,尊重学术是科大文化的基本色。也正因为如此,科大人不跟风、不盲从、不左顾右盼,拥有与众不同的气质和魅力。”

“瀚海星云”是中国科大BBS的站名——如今,在中国科大,一代又一代科大学子在这所“科技英才的摇篮”里不断成长,承瀚海之辽阔,比星云之光华。(记者杨玉华、张旭东、王敏、徐海涛、梁强、陈诺、胡浩、周畅)

编辑:秦云

01 02

关键词:中国科大现象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