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党派·声音>统一战线 统一战线

凤凰花开时 游学圆梦日

大陆高校台生毕业季见闻

2017年06月29日 10:38 | 作者:尚昊 潘清 付敏 | 来源:团结报
分享到: 

凤凰花开时 游学圆梦日 

——大陆高校台生毕业季见闻


凤凰花开,骊歌响起,又是一年毕业季。

在大陆高校里,台湾学生是一道特殊的风景。根据教育部统计,截至2016年底,共有10823名台湾学生在大陆就读学位课程。

即将过去的六月,又有一批台湾学生从大陆高校完成学业。他们回忆着成长的点滴,与来自两岸的朋友们告别,并将开启人生新的篇章。

回首: 庆幸成为更好的自己

“体验不一样的学习生活,获得更多元的发展。”这是大多数台湾学生到大陆求学的原因。

2014年暑假,刚刚从辅仁大学大众传播学研究所毕业的许智超随团参访复旦大学,被这所久负盛名的大陆高等学府所吸引。三年后,这位台湾学子将以复旦大学应用新闻学专业博士毕业生的身份,完成在大陆的学业。

三年求学生涯,让他深入了解到两岸新闻观和新闻体系既有相似之处,也有着不小的差异。“最大的收获在于,身处上海这座开放的都市,让我得以用更加广阔的视野看待大陆的发展和两岸关系。”许智超说。

对来自高雄的李玲嘉而言,来到大陆求学是真正意义上的成长,“离开家乡,好像一夜之间就长大了。”

在华侨大学就读本科期间,李玲嘉曾有着一段难忘的经历——担任厦门一家社区的实习主任助理。“以前只知道,很多台湾人是从大陆过去的。”李玲嘉说,“在社区实习的10个月里,我对大陆有了切身的理解,打破了以前的一些偏见,看问题也更理性全面了。”

从小到大,新北男孩周士涵心中都有着一个艺术梦。但“没有任何艺术基础”的他直到19岁才找到自己的舞台。

大一期间,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周士涵参与了学校的“五四”文化艺术节舞蹈表演。虽然排练辛苦,任务艰巨,但他却享受着其中的每一分每一秒,并从中发现了新的自己。

“从那以后,我就不放弃任何一个表演的机会。”已是全校“文艺之星”候选人的周士涵说,“在大学里,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还有什么比这更幸运呢?”

当下: 毕业并不代表分别

“当初见面有些不安,彼此探索,也许有点茫然迷惑。朝夕相处才发现这世界中,没有人比你们更懂我。新闻一家人,我们爱你们。”——毕业前夕,周士涵在朋友圈中写下了这样的文字。

同周士涵一样,厦门大学行政管理专业台生阙启维也对初入校园时的“不安”记忆犹新。

“我是宿舍唯一的台湾人,一开始不太习惯,但是后来却发现,很多事情都要比想象的顺利,我和舍友们成了很好的朋友。”阙启维说。

舍友帮忙复习“高数”这个“小恶魔”,在文化交流节上分享台湾美食,在“男生节”当天收到女同学亲手烤制的蛋糕……回忆起大学里两岸朋友间的点点滴滴,阙启维有的是“满满的思念”。

努力地融入校园,与同龄人彼此了解,认识大陆,展示台湾——这是阙启维等台湾学生们大学期间的真实写照。

庆祝毕业的酒桌上,忽哭忽笑;校园的道路上,拍照的同学们三三两两,时光仿佛又如从前。毕业虽不可避免,但并不意味着分别。

作为一班之长,许智超在复旦大学求学时曾组织过各式各样的班级活动。“大家约定,毕业后通过社交平台继续保持联络,也会定期聚会维系这难得的缘分。”许智超说。

“就像厦大学生都会唱的那首歌,‘脑海之中有一个凤凰花开的路口,有我最珍惜的朋友’。”阙启维说。

未来: 勇敢地走好下一程

所有关于毕业的庆典,是在宣告一段旅程的结束,也是在期待新生活的开始。在毕业之际,一位位台生怀揣着对未来的期待,希望能够勇敢打拼,实现人生价值,回馈两岸社会。

就读于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的台湾毕业生吴立心期待着,能够把自己的进步和大陆的发展结合在一起。“我现在正在一家律师事务所实习,为继续攻读硕士课程作准备。希望未来能够留在大陆,打拼出自己的一番天地。”吴立心说。

李玲嘉则期待着,能够借助大陆“双创”的热潮,脚踏实地经营好自己的创业项目。“大陆市场比较广大,适合创业的年轻人。我计划在大陆创办一家公司,经营台湾食品跨境贸易,进行两岸‘舌尖上的交流’。”她说。

环保、动物保护、反歧视……在李玲嘉的大学四年,公益活动是她生活的重要一部分。“我会继续坚持做公益活动,也愿意成为两岸的一个‘桥梁’。”

厦门大学台湾毕业生王予柔的计划是回到台湾,在位于高雄的中山大学继续深造。她希望能够向更多的台湾朋友介绍大陆,让两岸走得更近。

“不管在哪里,都要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这是一个很好的时代,多一些勇敢和自信,相信一切都会水到渠成。”周士涵说。


编辑:李晨阳

关键词:大陆 毕业 台湾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