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9精准扶贫在行动>精准观察 精准观察

脱贫攻坚的“泸溪教育答卷”:下得去 留得住 教得好

2019年11月22日 16:28 | 来源:湖南日报
分享到: 

湖南日报记者 余蓉

都说乡村教育最难的是教师队伍建设,最头疼的是优秀教师“下不去,留不住,教不好”。

泸溪以前也有这种烦恼。条件艰苦、任务繁重、经济待遇低、专业成长慢、发展空间小……这些原因导致乡村教师一度大量往城市流动。2009年前,县教体局每年收到的教师进城申请报告,最多时有400多份,占了乡村教师五分之一。

面对这种危机,泸溪以自己特有的政策和努力,破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难题。

下得去:有300名教师申请到乡村学校任教

浦市镇马王溪村小。记者眼前这位穿着时髦、打扮精致的女老师,名叫周元英。周元英曾经在浦市镇中心完小执教,2014年听说马王溪村小出现空缺岗位,主动申请到这里来。“我到这里还是通过竞聘的呢。”周元英笑着说,当时有6名教师报名,最终凭着过硬的教学质量,她如愿以偿。

老师抢着去乡村小学教书,这不是个案。据介绍,2010年以来,全县申请到乡村学校任教的老师多达300名。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这得益于2009年泸溪率先在全国实施的农村教师岗位津补贴制度。当时,村小教师每月能额外多拿300元。2010年提高到600元,2011年提高到1200元。2012年至今,更是达到了1400元。这在全国都少见。

“不包括五险一金,我一年能到手7万多元。”周元英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不仅有1万多元的津补贴,年底还有绩效奖8000元、综治奖2000元。现在,她家里在县城武溪镇买了房,还买了一辆车。

为配强乡村师资,泸溪每年将90%的新进教师分配到农村任教,3年不得调动,还建立了乡镇中心完小教师到村小锻炼的制度,每年选派100名业务骨干到村小锻炼。

德堡村小的语文教师李兰兰,原来是武溪小学的骨干教师,2018年被选派到这里。搞大课间,开展读书活动、文明礼仪养成……李兰兰把先进的教学管理方法带到了这里,让原本腼腆羞涩的孩子变得阳光自信。“李老师来了,我们的孩子大变样。”采访中,家长们纷纷竖起大拇指。

乡村学校最缺的还是艺体课程专业老师。为了解决这一“痛点”,泸溪制定推行艺体教师无校籍管理制度,对农村艺体教师只聘任到乡镇,进行“走教”式教学。在红土溪小学,每周都有2到3名白沙小学的教师来这里给孩子们上英语课、音乐课、体育课。“这些年轻有活力的教师,给校园带来了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方法,校园都变得更生机勃勃了。”校长张斌开心地说。

留得住:住上“安心房”的乡村教师享受评优晋升“红利”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乡村学校不仅教学楼漂亮,老师的住房也很漂亮。

在马王溪村小,记者参观了校长毛湘儿的家,一套两室一厅一厨一卫的房子宽敞明亮,收拾得井井有条。“房子只有50多平方米,却是实打实的面积。我们一家五口住都不觉得挤,一年的租金也才1000元左右。”毛湘儿的爱人说。

农村中学县四中教师李波一上岗就住进了学校安排的周转房。“城里这样的一套房,要花几十万元。我住着又不用掏多少钱,幸福感倍增。”李波说。

县教体局党委书记、局长谭子好介绍,为让每一位乡村教师能住得安心,县里整合各方资金,甚至将廉租房建到了学校。2011年开始,共建了1643套廉租房、216套周转房。全县乡村无房教师人手一套,有的学校甚至还有多。

政治待遇上的倾斜,是另一个让乡村教师安心留下来的重要原因。

该县将中、高级教师职务晋升指标直接分配到乡镇,分解到学校,农村指标高于城区学校。同时,该县实行农村教师评优评奖倾斜政策,将评选优秀教师和学科带头人80%的指标给了农村教师。每年表彰奖励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教师200余名,其中农村教师达150余名,教师个人最高奖励达5万元;利用春节走访慰问困难教职工500余人,其中农村教师占70%,送去困难救助金12万元。

教得好:3年来全县完成教师培训1.2万人次

教师下去了,留住了,但如果“教不好”,乡村教育振兴仍然只是空谈。

为了激发教师的主动性,泸溪拿起了质量考核指挥棒,出台了《教学质量效益评价方案》等一系列文件。之前提到的村小津补贴,并不是只要在村小教书就能多拿1400元,而是要有质量保证。县里每学期都有个大型的质量检测,检测结果没有达到要求,不要说评优晋级,连报名参加调动考试的资格都没有。

也正是在这样的指挥棒下,乡村教师人人都想办法练“手艺”,教好书。

黄泥冲小学教师符海鸥,曾经接手过一个语数平均分只有30多分的班。于是,她从加减法开始教起,天天利用休息时间辅导学生,还走遍了每个孩子的家,与家长一起商量。2016年,这个班的语文平均分提高到了80多分,数学90多分,名列全县前茅。

促教师成长,泸溪的另一个做法是加大培训力度。

县里每学期会选送2至6名中小学校长、10至20名农村中青年骨干教师到发达地区名校挂职锻炼,跟班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管理经验。每年按照不低于教师工资总额2.5%的比例安排教师培训经费,实行全员培训计划,组织开展农村片村小全科型教师培训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实施“烛光工程”,对中小学班主任进行全面培训;创建名师工作室8个,评选州、县学科带头人60人,定期组织送教下乡、送研下乡、送培下乡。来自县教体局的数字是,从2015到2018年,3年来全县完成教师培训1.2万人次。

李兰兰就是县语文名师工作室的成员。她告诉记者,每年名师工作室都会组织专业的培训,针对教学上的一些问题进行讨论研究,还会通过上示范课、同课异构展示出多种教学方法。“有了名师的帮助,乡村教师也能学到高效的课堂教学方法,我们对乡村教育信心更足了。”李兰兰说。

关键词:脱贫攻坚的“泸溪教育答卷”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