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要闻

总理记者会:听李克强讲中国故事

2014年03月14日 09:49 | 作者:宋识径 蒋彦鑫 | 来源:新京报
分享到: 

  总理答记者问讲故事、唠家常

  让记者印象深刻的,是李克强的说话方式。他很少用文件语言,不怎么说官话,而是告诉记者,过去曾经发生了什么,其中不乏鲜为人知的故事。

  在场的记者感受到,李克强乐意与记者互动。

  回答问题时,他会面对着提问记者,有的提问记者位置很偏,李克强甚至会侧过身来,用手势和眼神交流。

  让记者印象深刻的,是李克强的说话方式。他很少用文件语言,不怎么说官话,不只是表态和宣讲政策,而是告诉记者,过去曾经发生了什么,其中不乏鲜为人知的故事。

  新加坡《联合早报》记者提问时,提到了中国和周边国家的分歧。李克强先是申明了中国的外交立场,以及60年前与周边国家共同倡议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话说到这里,并没有完,李克强讲了一个故事。去年到越南,与越南领导人达成海上共同开发等原则共识后,他想听听民间反应。晚上,他到了一家小店。李克强说,“那个女店主当时就认出了我,她说欢迎中国客人来。”“我想这也是给她带来生意啊。我就问她你怎么看邻国关系?”李克强讲述说,她说还是和平友好吧。

  讲完故事,李克强说,“和平友好、和平共处,我想这是四邻百姓的愿望。”

  一位记者说,总理的这个故事,让他讲的道理更让人信服。

  《中国日报》记者提问:今年的改革最应该从哪些领域突破?李克强回答说,基本取向就是让市场发力,激发社会的创造力,政府尽应尽的责任,让人民受惠。接着,李克强又讲了一个故事,告诉大家为什么要这么做。

  李克强说,“30多年前,我在农村当村干部,那时候起早贪黑,恨不得把每个劳动力当天干什么都给定下来,结果呢?到头来就是吃不饱肚子。后来搞承包制,放开搞活,农民自己决定干什么、怎么种,几年时间温饱问题就解决了。”

  一位在场记者表示,如果总理不讲这个故事,还真不知道“激发社会的创造力”到底有多么重要。

  李克强像唠家常一样回答着问题,“磨好了斧子才能劈开柴”、“开了弓哪还有回头箭?”、“要抓牵‘牛鼻子’的改革”、“干一寸胜过说一尺”……李克强用家常话,解释着复杂中国的治国策略。

  李克强表达着对记者的友好。记者会结束,他起身后,还简短回答了香港媒体的问题。另一位记者接着抛来问题,李克强笑答“你的问题太大了”。

  记者关注增速,总理关注民生

  在他眼中,GDP增速的具体数字似乎已经不再最重要。他更想做的,是每年新增城镇劳动力就业1000万人以上,还要给

  六七百万新增的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留出空间。

  记者会上,另一个细节让在场记者记忆深刻:回答宏观问题时,李克强并不就事论事,而是从普通民众的视角寻找答案。

  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记者的问题,是关于中国经济增速的。她问,您所能接受的最低增速是多少?

  此前,各界对此都有看法。政府工作报告最终写了“7.5%左右”。显然,这位记者想知道更多。

  李克强没有把更多话语放在具体数字上,而是表示“我们更注重的是,数字背后的民生、增长背后的就业”。

  李克强说,他曾经访问一些“零就业”家庭,一个家庭没有一个人就业,“真是毫无生气,没有希望”。

  在他眼中,GDP增速的具体数字似乎已经不再最重要。他更想做的,是每年新增城镇劳动力就业1000万人以上,还要给六七百万新增的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留出空间。“我们还是需要贴近老百姓的GDP。”李克强说。

  房地产问题,也是一个宏大的问题。不少媒体关心,政府以后会采取什么措施,是挺还是压?房价是涨还是跌?

  但是似乎李克强并不这样考虑问题。他更关心的,是底层人的基本住房需求。

  李克强说,“国家城镇集中连片的棚户区还居住着上亿人,可以说不具备基本的生存条件。几百个人一个旱厕,特别是北方,到了冬天有些居民入睡要戴着棉帽、穿着棉衣,这是政府心头之痛”。

  李克强表示,今年要加大棚户区改造的力度,至少再改造470万套以上。

  这是李克强一贯的思路。早在主政辽宁时,他就以棚户区改造闻名。当地有一句民谣“要住房,找克强”。

  在回答有关房地产的问题时,他的话语中没有一个字提到“房价”。

  新京报记者 宋识径 蒋彦鑫

 

编辑:顾彩玉

01 02 03

关键词:李克强 记者 总理 提问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