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要闻

民调是与我国最兼容的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生活的手段

2014年03月18日 08:05 | 来源:光明网
分享到: 

  【胡伟:民调是与我国最兼容的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生活的手段】

  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院长胡伟指出,民意调查在许多国家是选举之前的风向标,有时还被作为政府决策之前的参考。在现代社会,民调已经成为民主政治运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调是与我国目前的国情、体制和状况最相兼容的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生活的手段。

  通过民调来准确显示民意,保障公民的表达权和评价权,不仅是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题中之义,而且也是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可行途径。建设服务型政府与推进我国民主政治发展是不能分离的,且要相互促进。一个可能的努力方向,就在于通过科学的民调和分析研究,聚合主流民意,准确反映老百姓的公共服务满意度,藉此改善政府绩效和公共服务,并促进政府自身建设和制度创新。这不仅可以有效体现公民的表达权和评价权,甚至也可以间接保障公民的选择权,推动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摘编自《文汇报》

  【杨光斌:民主并不都是福祉】

  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系教授杨光斌撰文指出, 近年来,一些国家的民主化进程,如埃及、泰国、乌克兰,正在挑战着我们已经习以为常的、甚至被当做圣经的民主化理论命题,诸如公民社会是民主政治的前提和基础、中产阶级带来民主、民主有利于民族和解。

  埃及的现实告诉我们,公民组织是重要的,但是,公民组织的自治不等于民主政治本身,二者之间不存在简单的因果关系,更不能划等号;泰国的政治难题告诉我们,恰恰是城市中产阶级,构成了民主的反对力量。中产阶级的政治诉求取决于其所处的社会结构,中产阶级与民主没有必然联系;乌克兰的悲剧进一步告诉我们,在存在种族冲突和国家认同危机的国家,选举民主动摇的是立国之本即国家认同。

  民主在价值上是公共之善,值得也必须追求;但是,民主更是一个现实中的工具性问题即是一个政体问题,既然是政体问题,它和君主制、贵族制一样,必然存在内在的利益冲突性。原因很简单,民主是大多数人的政治,而多数人之间的利益很难一致化,而且多数人之间甚至可能存在对立性的种族或根本性物质利益的对立。因此,民主本身具有内在的张力和冲突性,这是我们必须务实地看到而不能选择性失明的,否则,正如很多历史上和现实中正在发生的故事一样,民主到来之后并不都是福祉,反而成为祸害。

  摘编自《北京日报》

  【贾根良:我国“高端产业低端化”严重阻碍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贾根良撰文指出,在当代世界经济中,只有价值链高端才有技术追赶的机会窗口。目前,我国“高端产业低端化”严重阻碍了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这不仅使我国依靠技术进步和新兴产业实现转型的目标存在落空的危险,而且也将使我国利用新技术革命改造传统产业的经济升级出现“为他人作嫁衣”的局面。因此,我们亟须改变目前试图从价值链低端入手实现技术追赶的路径,坚决抛弃依靠外资技术转移和沿着跨国公司全球价值链逐步实现技术升级的幻想,痛下决心自主研发绝大部分甚至所有领域的核心技术。从长远看,只有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价值链高端入手,我国才能实现对发达国家的技术经济追赶。

  摘编自《求是》

编辑:付鹏

01 02

关键词:规划 公民 民主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