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12届全国政协双周协商座谈会>十二届全国政协第二十三次双周协商座谈会 十二届全国政协第二十三次双周协商座谈会

全国政协“城镇化进程中传统村落保护”双周协商座谈会发言摘登

2014年12月15日 15:52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国政协委员,文化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励小捷:
解决资金投入难题 留住村落原住村民

传统村落保护工作在实践中遇到的最大难点:一是个人产权文物建筑保护的资金投入问题。二是把原住村民留住的问题。

资金投入方面,目前各级财政文物保护专项经费原则上只能用于国有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修缮。尽管对个人产权国保单位最高可给予工程费50%的经费补助,但前提是个人先出资修缮。此外,由于制度建设不健全、配套措施不到位,依靠社会力量解决个人产权文物建筑保护问题也不现实。建议国家设立文物保护公益基金。初创阶段可考虑设立传统村落文物保护公益基金,结合我国实际,中央财政首期投入不少于10亿元,以后投入逐年降低,直到实现基金独立运营;基金划出一定比例进行经营性投资,并将经营性收入全部用于文物保护。基金使用拟实行申报制,产权人申报项目,专家评审委员会评审。

把原住村民留住的问题,原因较复杂:一是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另谋发展。二是村民居住地选择是个人权利,部分原住村民为了享受更加舒适和现代化的居住条件,自行离村而去。为解决村落中原住村民流失严重的问题,建议:一是反对将原住村民整体迁出,对村落进行商业开发。必须将村落旅游开发规划纳入村落保护发展总体规划统筹安排,对人口密度过大村落,在村落附近安排住宅建设用地。二是允许对属于文物的传统民居进行适当改造,让留在村里的居民居住质量得以提升。三是提倡利用传统村落文化遗产资源发展特色产业,使原住村民在村落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收入,不低于外出打工平均收入。并提倡当地为原住村民提供多方面扶持或奖励补贴。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廖奔:
重新认识汉族古村落民居的内涵

我国传统村落有不同内涵:一种是少数民族民居,由于其具备较大民族性与文化独特性,以往比较重视。另一种是汉族古村落,由于存量较大,人们对其价值认识不清,以往破坏较大,需重新认识其内涵。

一、 文化内涵。汉民族建立起以儒学为主导的社会政治形态、文化形态和生活形态,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自然经济的聚族而居、渔樵耕读的传统村落形态是中国封建社会之本。封建时代成功人士以村庄生活为依托,走向城市、走向全国,最后携带巨大财富和丰富文化信息回归,在村庄留下众多文化遗迹。

二、 两种类型。全国汉族古村落分布可分为南北两方。北方本为祖基,南方则是北方人南下后的居地。然而从今天存留的村落看,北方由于战乱频仍,村落不容易留续。所以北方村庄独姓者少,杂姓者多,少有宗祠,历史短暂。而南方由于衣冠旧族南移,更好保留了中原文化根脉。南方古民居和古村落较早较古,承继千年不变的村落有很多。

三、 汉族古村落破败的历史和现实原因。晚清中国农村破产,帝国主义掠夺、军阀混战、水旱蝗灾,清朝康乾盛世积攒的国力民财毁耗净尽。后来举乡村以养城市、奉农业以养工业的政策,使得农村无力维持祖业。新时期农民工在城市安家。

四、 对策措施。转变保护观念和操作思路:一是对传统村落采取保护手段,不要都改建成博物馆,要建民俗村。二是保护不是为村民和地方获取经济效益,而要维护好传统生态。三是要加大政府投入。四是树立村民主体意识,不是各级政府用外力保护村落,而是村民应该保护好自己的生活环境。五是要防止引进资本支配了村民的自主权。六是要防止政绩工程的政府思路,防止不当保护措施造成开发性破坏。

全国政协常委,北京市政协副主席傅惠民:
保护传统村落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传统村落是农耕文明的精髓和中华民族的根基,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和自然生态景观资源,是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

北京有着3000年建城史,800多年建都史。这使北京的传统村落具有其他地区不可替代的特点。目前北京市符合或基本符合国家传统村落认定标准的有52个,而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仅13个。

今年,北京市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组织力量对北京市传统村落保护情况进行专题调研后发现,虽然政府部门在加强村落文化遗产保护、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扩大传统村落保护宣传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保护工作尚处起步阶段,仍存在诸多问题。主要是:存量稀少,保护质量不高;人口流失,部分村落出现空心化现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落后,村民生活条件差;一些村落大拆大建,导致建筑风貌损坏严重;既懂经营又懂保护传统村落的专业人才匮乏。

这次调研给我们的启示是:保护传统村落,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要把改善村民生活条件、促进村民增收致富作为核心。基于这一思想,此次市政协专题调研形成的报告和建议案,从提高思想认识、加强法治建设、科学制定规划、建立保护机制、加大资金投入等5方面,提出19条建议,主要有:尽快研究出台《传统村落保护条例》;科学编制传统村落保护专项规划;建立政府引导、社会参与、村民为主的保护机制;将传统村落保护资金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制定传统村落旅游税收优惠政策;改善村落基础设施和公共环境;为传统村落配备既懂经营又懂保护的村官;加强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积极推动文化遗产申报工作等。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村落 传统 保护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