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5全国两会>亮点 亮点

让世界倾听中国“老”声音

2015年03月13日 17:51 | 作者:赵莹莹 | 来源: 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原标题:让世界倾听中国“老”声音——委员热议中国传统文化发展走向

  随着时光的流逝,在历史长河里历经了不尽辉煌的传统文化受到了时代的冷落。当代社会,人们对中华传统文化认识不足,甚至产生不少误解,尤其是青少年,对中华传统文化认同感降低,信仰危机、道德缺失、迷惘浮躁等现象严重。

  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越来越浅,许多传统节日、优秀文化都渐渐被人淡忘,即将隐没于历史的长河中。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推广和挽救这些珍贵的有形的、无形的文化遗产呢?留住历史的记忆、让中华文化“走出去”、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两会上,不少委员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继承发展发出了自己的声音。

  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被美国NBC电视台改编并取名为《TheMonkeyKing》(猴王);腾讯互娱耗资数亿元推出西游题材游戏《斗战神》,有可能成为最强势的一次“跨界”孙悟空塑造;由阿里影业投资、周星驰监制、徐克执导的3D版《西游降魔篇2》,预计今年8月开拍;百度CEO李彦宏进军电影业,第一个目标也锁定“西游”题材——拍摄3D动画电影《悟空》,其中将加入很多神话与科幻元素。

  今年两会,传统文化建设被多名全国政协委员提及,不论是小组讨论、接受采访抑或私下交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软实力”的发展走向,每每都是大家口中的话题。具体的路径、方式,委员们有着各自的看法。

  融合发展大方向

  以孙悟空为例,全国政协委员王本朝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强大的、丰富的、有积淀的。但在当前世界文化全球化大背景下,我们的文化在某种程度上浪费了资源,其作用未能得到很好发挥。”

  “如果我们能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将是非常有价值的。”在全国政协委员王兴东看来,传统的文学和艺术形象,“应该用多种手段,影视也好、动漫也好、游戏也好,微信也好、网络也好,用现代化的传播方式传播出去。”融合发展是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比如孙悟空成为国际性形象的主要方式。

  “形式的改变,不仅不会给文化思想的内涵带来影响,反而能推动内涵向前发展。”王兴东说,用高超的现代技术加上传统文化的根基和滋养,一定能创造出我们民族的形象。而这些形象,就是传统文化所传达的人性、人格、人道和人情。

  2014年中国国际动漫节“金猴奖”评选中,由全国政协委员、著名水墨画家何水法提供素材的作品《雨·荷花》赢得了动画短片最高奖项,并在波兰、匈牙利、日本等地展映。

  何水法告诉记者,利用中国传统艺术诸如花鸟画技艺,通过高科技、做成动漫拿到国外展示,可以让外国人更加深刻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

  找准“走出去”对接点

  变化莫测、祛恶扬善,是王本朝给孙悟空的定义,“要让这一动画形象所具备的文化寓意,在中国长盛不衰。”

  “其他民族和国家的儿童、成年人,是不是也需要这些东西?推广孙悟空,一定要考虑到他们需要什么。”在他看来,“为什么我们‘走出去’的传统资源有人不喜欢?是我们没有找到合适的对接点。”王本朝认为,“我们的文化产业应该不断探寻这种对接点,即使失败了也没有关系。通过不断推敲和积累,才会与需求契合。”

  “与外国文化结合、使用外国人对文化的理解方式,可能在互联网时代更容易交融。我们不应一味让别人了解我们,所谓的文化‘走出去’应该是商业行为或文化行为。”万捷委员也承认,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优势在于“悠久而系统的资源”碰上了互联网时代。

  “传统文化怎么‘走出去’?不光需要我们了解世界,还要让世界了解中国。”王兴东说,“文化产业的核心就在于发掘什么样的题材,这个题材被大家所接受,加上人才、资金就等于国家的财富。”

  这个观点被王本朝进一步解释为:“在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过程中,一些从业人员实际对传统文化的熟悉和了解程度并不理想。一定程度上说,现在从事文化产业的人,恰好处于断裂时代,他们了解的传统文化,多数是通过电视剧等中间媒介,对真正的传统文化感悟和了解并不深刻。”

 

编辑:水灵

关键词:世界 倾听 中国 老 声音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