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聚·焦点聚·焦点

师生关系:困境?出路?

2015年09月30日 10:28 | 作者:陈亚聪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全国政协委员包明德:

  新型师生关系

  继承道德礼仪的同时也应有现代性

 

  “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一些对应关系发生了变化,甚至出现裂痕,这也包括如今的师生关系。”

 

  谈及对当下师生关系的思考,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原党委书记包明德认为,无论社会如何发展,价值观如何多元,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仍应倡导。“现在,创新被提升为国家战略,在这一背景下,无论是高校还是科研院所都倡导学生要有创新精神,对老师、学术权威不要盲目相信,要善于思考、敢于质疑。但无论怎么创新,学术规范及学风还是要坚持。如师生之间,可以探讨问题,也可以彼此提出新的观点或建议,但一定要在有所研究之后,要有理有据。同时,学术讨论之间切不可诟病、谩骂。”

 

  包明德发现新一代的学生,有这样的精神倾向:独立意识强,但对一些传统的为人礼节,如尊重老师、待人接物谦卑恭敬等不太注意。“我希望学校在倡导自由、平等的同时,应适当在教学中加入一些传统的道德礼仪,让学生了解、传承优秀的传统美德。”

 

  回想自己几十年做教师的经历,包明德经历的师生关系总体氛围还是和谐的。他认为,在倡扬尊师重道的同时,师生关系也应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丰富内容,与时俱进。

 

  “传统应该是活着的,这意味着在继承基本精神的同时,内容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更新,这样才具有时代精神、现代意识。”在包明德看来,新型师生关系既要强调尊师,也要提倡“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独立思考、敢于质疑的精神,只有这样,国家才能有一代又一代的创新人才。

 

  “我关注到这次人大师生决裂的事件,舆论要么一味地指责老师不尊重学生,不保护学生的创新能力,要么批评学生不尊师重道,我认为这两种观点都有些片面。我们应该辩证地看这一问题,引导师生将尊师重道的传统和新时代人性化的沟通方式二者统一起来。”

 

  全国政协委员章义和:

  老师应成为跨越代际的沟通者

 

  “我不是很喜欢师门、师兄、师弟这类称呼,仿佛几个人自成一个小圈子,带了些许封闭色彩。同时,师门的概念,太强调教师的地位。”谈及如今的师生关系,全国政协委员、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章义和认为,在强调尊师的同时,也应倡导彼此的尊重、平等,不能像过去那样,太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其实很多时候,学生是弱势。”

 

  现在很多老师被新一代学生“太个性,不好教”所困扰,章义和对此的心态是,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问题,教师之所以被称为教育者,是因为他可以跨越代际差异,解决好不同时代的学生存在的一些行为、心理问题。教师所做的本就是关乎未来的工作,接触的人、事、知识,当然不会完全与自己经历的相同。所以,只要老师以开放的心态面对各种不同,在尊重、平等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并时常告诉自己:再多点耐心,再等等,那就不会有“教不好的学生”。

 

  章义和坦言,对于如何对待学生,他也经受过内心的痛苦。有一次,他碰到一个拖延症症状较深的学生,答应了要做的事情,总是做不到,尽管学生自己也意识到这样不妥。“我也想过把这事儿汇报到系里,请心理医生给这位孩子看看,但是最后我还是决定,再等一等。如今,我庆幸自己这个决定。”

 

  因为怕请心理医生给这位学生带来心理压力,章义和带着些许冒风险的忐忑,坚持自己多费心。为了保护学生的自尊,他还派了三四个学生经常与这名学生交流,“因为年纪相仿的人比较容易理解,并可以依据年龄特点,提出适宜的建议。”

 

  如今,这位学生的状态好了很多,章义和也越发坚信,在处理学生问题时,老师一定不能太心急,要多给学生一些时间。

 

  “其实,现在很多学生的心理都处于亚健康状态,老师一定要引起注意,帮学生调整,不能将这一隐患推到工作、社会中去。当然在老师想办法解决时,家长、学校、社会一定要相信老师的专业能力。大家决不能对教育失去信任和信心。”

 

  对于如何更好地处理师生关系,章义和的观点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方式、师生关系有不适应现实情况的地方。但是转型的同时,也不能与传统割裂,应将尊师重道等传统美德与注重平等、保护个性等现代教育理念有机融合。”

 

  全国政协委员葛晓音:

  “想营造好的师生关系不要把时间花在抱怨上”

 

  “我觉得现在学生与过去相比,学风更好了,常常会自发组织读书会、研究文献,学习热情很高。虽然有时候作业不能按时交,但他们会很认真地发很多条短信道歉、解释,而写的报告也很有自己的见解。”

 

  被问及如何评价当下的学生,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葛晓音不吝赞美。谈及与新时代学生相处的秘诀,电话那头的她带着笑意说,“没啥先进的方法,以心换心,用专业精神感染他们。想营造好的师生关系,不要把时间花在抱怨上。”

 

  葛晓音很享受自己为师的工作。与偶尔的生气相比,更多时候,她感受到的是幸福。

 

  66岁生日时,葛晓音突然被两个学生邀请去参加一个学术研讨会。当时,她并没有想太多,径直走进现场。但进场后,看到那些熟悉的面孔,已经背投上的研讨会主题,葛晓音内心感怀不已。原来两名学生瞒着葛晓音,自发组织了30多位她的学生,来给老师庆生。

 

  比起现在一些学生吐槽一学期也见不了几次导师,能见到导师是一件很“喜出望外”的事,葛晓音说自己确实很庆幸自己身在北大,研究生、博士阶段,师生比相对平衡,有精力可以挨个对学生进行经常性的辅导、沟通。“见面多了,交流多了,彼此的关系自然容易和谐。”

 

  □相关评论

  多元声音并不意味着可以美丑不分、善恶不论

  文/贺春兰

 

  孙家洲教授和学生郝相赫一定没有想到,自己在朋友圈的私密讨论竟然引发舆论如此高度关注,想必他们同样没有想到的是,哗然的舆论场竟然呈现如此多元的生态。对导师孙家洲的行为先是肯定后伴随着四起的质疑声,甚至有指责认为他可能扼杀了创新人才,也有声音指责媒体的关注是没有更好话题的娱乐式的围观。

 

  先是辩解后是道歉的年轻人郝相赫以及更多年轻人面对这纷纭喧哗的舆论场将何去何从?本出于维护师道尊严、学术尊严甚至社会公德而勇于直言的教授孙家洲面对诸多质疑甚至批评声,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是否还敢于坚持对学生的人格要求?笔者认为,在倡导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今天,这件事情绝非学校内部的一地鸡毛。

 

  年轻人确有发表学术评论的权利,但充满戾气的谩骂和创新似乎完全沾不上边;如果导师还视若不见,公众还鼓励包容,年轻的人格尚在形成阶段的郝相赫们想必也不会继续道歉甚至还认为导师多事儿。

 

  中国社会转型、利益分化带来的一个明显特征就是众声喧哗———我们的社会需要更宽容地容纳多种声音存在的舆论场。早在几年前,面对舆论场上过于单一的一元声音,笔者曾多次撰文呼吁,多元声音方能抑制偏执,真理必将越辩越明。但今天看孙郝师徒引发的众多评论性文章,各说各有理,似乎已经没有是非、不存在公理,舆论之江湖已经多元得让人缺少安全感。我们对各种生活方式、生活状态、各种声音的包容并不意味着我们美丑不分、善恶不辨,把漫骂当成创新,礼仪之邦不需要基本的礼仪。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不仅仅关系中国梦的实现,更牵系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是非麻木,言行缺少底线一度使得中国社会陷入无序混乱的境地,丛林文化大行其道,每个社会成员也因此缺少安全感,幸福指数大为降低。所以,类似事件需要舆论关注,更需要理性的负责任的立场和态度。

 

编辑:邢贺扬

1 2

关键词:师生关系 孙家洲 断绝师生关系 曹义孙 包明德 全国政协委员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