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党派·声音>很党派 很党派

上海民主党派“大佬”们在北京说了些啥

2016年03月09日 11:21 | 作者:潘高峰 江跃中 张龙 | 来源:新民晚报·新民网
分享到: 

【新民晚报·新民网】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这是被写入宪法序言的句子。

每年3月,世界的目光聚焦中国。全国两会,作为一扇重要窗口,外界在此窥见“中国式民主”的生动实践。这里既是代表委员参政议政的舞台,也是民主党派履行职能的平台。

八大民主党派的上海市委主委,都兼具全国政协委员的身份。他们来北京参会,不仅代表自身履职,也代表党派发声。今年,这些“大佬”们在北京说了些啥?来听听特派记者的采访报道。

全国政协委员、民革上海主委高小玫。新民晚报记者 张龙 摄

全国政协委员、民革上海主委高小玫——

关注官场文化 修复良性政治生态

当前,“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正在形成”,在打老虎拍苍蝇,高压惩治的同时,还应当关照深层的思想意识里的腐败根源问题。不可否认,腐败现象已然被痛心地指称成为“腐败文化”,如“无信、失德、人情关系”的普遍化。然而这种“文化”性,不是任其发展的借口。那些潜规则、官场积弊,要在教育倡导、在制度制定中,有意识、针对性地革除和导正。

建议:1、反思廉政教育,修复诚信生态。对贪官讲理想信念已太高远,但对干部的经常性“廉政教育”需要检讨。

2、 强化监督制约,大力树立公德。当下社会的问题在于普遍地公德轻于私德。朋友之物绝不会去据为己有,但公款超标消费、“公款送礼”心理上并无障碍。因此,要针对性强调公德、树公德。

3、 刚化制度规则,对抗人情关系。规定、程序、监督、处罚,都与“人情”对立。“人情”需要外在的、可操作的制度规则去对抗。这是改变内在“文化”的出路,也是现实中官员摆脱人情困扰可凭借的理由。

编辑:薛鑫

关键词:上海民主党派 全国两会 中国式民主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