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葆玖病逝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葆玖病逝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京剧院原院长吴江:

如玉君子 一代宗师

2016年04月26日 09:07 | 作者:吴江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C20160426010-zx8_副本

今天,从新闻上得知梅葆玖先生故去的消息,我深感震惊,也深表痛心。梅先生是新时期京剧发展的领军人物,是我们的师辈,也是一名忠厚长者。我们共事多年,都是全国政协委员,又同为全国政协京昆室副主任。虽然先生是出身显赫的梅家人,亦是著名的京剧艺术大师,但他谦谦君子,温润如玉,从来都不摆架子,让人很容易接近,平素我们关系一直都不错。

先生这一生,是专注、慈悲的。即使作为长者,他宽阔的胸襟、高洁的品行和对年轻人的关爱都是值得我们去纪念并永远学习的。这一天内,几十年的一幕幕如同剧本的一页页,就在眼前翻转轮回,让人怎能不慨叹。这里暂且记下二三事吧。

2007年11月28日晚上,一辆“红旗”轿车载着被红绸布蒙住的牌匾徐徐驶向舞台,梅先生和我一起将红绸揭起,梅兰芳大剧院正式开业。在灯光下,我看到他脸上泛起的激动的神采。

开业前,我和先生一同前往深圳迎回了梅兰芳先生的铜像,并将铜像安置于梅兰芳大剧院的前厅。在这座铜像的雕塑过程中,我几次往返深圳,拿回小样给葆玖先生看,他仔细端详并认真地提出修改意见。待作品最终落成后,他非常开心,连连说,“太像了!”

梅兰芳大剧院开业那天,葆玖先生站在父亲的铜像前郑重地说,“以后我的收徒仪式哪里也不去,就在这里举行了。”后来,我确实见他好几次收徒都在那个地方举行仪式。这不仅体现了孝道,更传递了一种庄严。

葆玖先生这一生在推动宣传京剧、继承梅派文化、弘扬传统文化上做了很多工作。作为几届全国政协委员,他从没落下为传承京剧、为京剧后继有人而呼吁。在我看来,还有一点很可贵,他不仅继承了梅兰芳先生的优秀剧目,还继承了其艺术精神。

作为一代宗师,解放后,梅兰芳先生曾提出,戏曲要发展需要“移步不换形”的理论支撑。既反对保守、故步自封,在发展的过程中,又要不离本、不离魂、不离开自己的文化传统。这方面,葆玖先生可以说完全继承了父亲的衣钵。

1996年9月,长安大戏院开业,这是北京第一个定点的京剧戏曲演出剧场。当时我还任北京市文化局副局长,为了扩大长安大戏院的影响力,和葆玖先生一起研究创作了一台名为《梅花香韵》的京剧。这台戏里包括《天女散花》、《霸王别姬》等梅兰芳先生的代表作,但启用了新舞台、升降台,新的灯光和布景,传统艺术焕发青春,令观众耳目一新。那段时间内竟接连上演了100多场。其中有几场还是葆玖先生亲自带着学生们演出,为长安大戏院打开局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随着大众传媒的普及,戏曲的影响力已经不能同以前相提并论。但你仔细留意,会发现有些戏曲选段已经深入到百姓生活中了。多少次,我在不同场合里都听到过人们对《梨花颂》的溢美之词,让我颇感意外的是,一些年轻人竟也能哼上几句。而《梨花颂》就是葆玖先生创作的京剧交响乐《大唐贵妃》的经典选段。这个选段,先生自己表演过,他的一些学生,也都表演过。经典的艺术总是雁过留声,不知不觉地,就在人们心里打下了烙印。

《大唐贵妃》又是怎么来的呢?它源于为了京剧能够“不换形”、“不离魂”,继续创新发展,葆玖先生和上海京剧院的联合创作。这个作品,凝聚了众多艺术家的心力,把梅兰芳先生的《太真外传》和《贵妃醉酒》等最优秀的片段、纯熟的技巧都保留了下来,并融入交响乐的元素,进行了新的包装和表现形式,因此赢得了国内外观众好评。

创新发展又不离魂,这是京剧创新发展的一条很好的尝试,为我们趟出了一条新路,也作出了榜样。所以说,梅葆玖先生不是保守的,但他的革新是从来不离传统的。

虽然不想接受,但先生已经挥别了我们。“梨花落,春入泥”,正如《梨花颂》里面那句唱词一样,令人有点儿感物伤怀,却又不可挽回。今天,我们抒写着对他的怀念,希望当代艺术家们也能继承梅先生的艺术精神,在传承和创新我们的传统文化艺术上有更好的发展。

编辑:巩盼东

关键词:如玉君子 一代宗师 吴江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