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秀·风采秀·风采

朱旭东:“师道尊严”应始于“尊师重教”

2016年04月27日 09:01 | 作者:朱旭东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教育是人才的缔造者,也是科学技术的缔造者,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传统意义上的“师道尊严”说的是教师要受到尊敬。教师因其所传授的道理、知识、技能而得到尊重。所以,教师传道、授业和解惑是师之道的尊贵和庄严之源。

而今天种种迹象表明,无论是教师的“惊世一跪”,还是“被学生群殴”,抑或“被克扣工资”……种种“反常”的现象,都在一点点消解着从历史上建构起来的教师和学生、家庭、社会乃至国家的关系。

如果任其这种消解发展下去,将引发我们的不安,因为没有了“师道尊严”,一个民族将会没有未来和希望。这就不得不让我们思考如何维护“师道尊严”?

从外部社会关系来看,“道尊然后民知敬学”,因此教师要先“善其德”。2014年教师节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讲话时强调,全国广大教师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为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更大贡献。所以,教师本人先成为“好教师”,才能被“尊师”,而“好教师”的前提是“师严,然后道尊”。

“师道尊严”首先体现在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上。教师在现代意义上“师道”的含义,应该是“学生成长的人学专家”,他应了解、尊重学生成长规律,这本身就是“师道”意义所在。当然对于正在成长中的学生而言,其社会道德关系的建立首先来自于师生关系,因此在对学生进行“师道尊严”的教育上,学校、家庭、社会和国家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其次,“师道尊严”还体现在教师与家庭、社会及国家的关系上。被赋予现代意义上的“师道”含义,就是教师要能够有效地与家庭、社会和政府的沟通,教师能够充分利用现代通讯技术加强与学生有关的人和部门、组织沟通。目前,粗暴简单的手段已经无法处理复杂事情,教师需要在“师道”上增强自身的专业能力,包括社会交往能力。

当然,还需要在社会上营造一种“师道尊严”的氛围。在一个强有力的政府主导的社会,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政府来强力地持续推行“师道尊严”的宣传力度。希望各级新闻媒体单位,要选择典型案例来指导、引导家长和社会对“师道尊严”的认知。尤其是政府部门要通过“尊师重教”的制度,来维护“师道尊严”。教师得不到应有的社会尊重、受到不公平的待遇,甚至遭遇人身伤害,政府应该承担责任,尤其是因制度缺失而导致的“师道尊严”受损,更应该由政府来加以弥补。

“师道尊严”应从“尊师重教”开始。

(作者系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教授)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朱旭东 教育 师道尊严 尊师重教 科学技术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