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集·言论集·言论

杨仁旺:教育,应是一种产品和服务

2016年04月27日 09:05 | 作者:杨仁旺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师道尊严被肆意践踏的事件,让同为教育从业者的我不禁心生许多悲凉。然而悲凉过后,我们需要反思的是,这类事件背后折射出的教育生态以及这种现状形成的深层次原因。

学在葡萄园  亲手来实践  新华社发

学在葡萄园 亲手来实践 新华社发

一直以来,我们主要把教育看成是管教,而不是服务;我们一直认为教育的主要目标就是让学生考上好大学,然后找一份好工作,而忘了教育的首要目标是“致良知”。

教育应该是一种产品和服务。公办教育是纳税人缴纳税收之后委托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所以义务教育阶段免交学费,公办高中和大学都不应该收取高昂的学费,因为国民在纳税的时候就已缴过费。而私立教育提供的是更加个性化的教育产品和服务,之所以定价较高,因为他们没有或者很少有来自政府的财政支持,必须自负盈亏,而且不同特色的私立教育能够满足不同社会群体对于教育产品和服务的多样化需求。

教师应该是教育产品和服务提供者的角色。公办学校的教师与政府是雇佣关系,政府利用税收支付教师的工资,教师按照要求提供劳务;私立学校的教师与学校和资本方之间是雇佣关系,教师领取资方提供的工资,也按资方的要求提供劳务。所以教师实际上扮演着教育产品和服务提供者的角色。有的老师认为教师不是餐馆服务员,如果非要类比,教师可能不仅是服务员,还是厨师。因为他们既要提供课程产品,又要服务学生消费这些产品,而且一届学生还要持续消费好几年,课程产品也要与时俱进,不断迭代更新。可见当老师的难度可能远远大于一般的厨师和服务员,因为厨师和服务员每顿饭只伺候一拨顾客,还不需要与顾客有多少思想和情感的交流。

因此,如果说教育是服务行业,这无疑是难度很高的服务业,若要达到理想的服务效果,就要对从业的教师在学识和修养上提出很高的要求。然而在现实中,我们并没有把教师当成服务者。不少教师本身也没有把自己当成服务者,更多老师可能更乐于扮演管理者或者引领者的角色;多数学生可能也不敢把老师当成服务者,因为从小就是被老师“管”大的,已经习惯了被管理和被约束,少数不愿意服从管理的学生又往往容易走向极端,不是使用和平的手段去争取平等的权利,而是使用非理性手段去抗争来自老师的管束。

如果不把教育行业定位为服务行业,而是把教师当做学生的管理者,那一线教师就会普遍感到工作压力大,工作强度大,往往累得身心俱疲。但是一线教师辛勤的付出与获得的报酬却完全不成正比,大部分教师的工资收入都处于社会的中低阶层,仅够维持生计。

如果说教育是一个服务行业,那么教师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主要是课程辅导与精神陪伴。每个一线教师都有自己任教的学科,引领学生学习课程知识,帮助学生评估知识学习效果,答疑解惑,查缺补漏,这是课程辅导的主要内容。另外,每一个一线教师在自己的课堂上,以及课外答疑等活动中,都是学生的精神陪伴者,教师虽然没有必要去干涉学生的价值选择,但是可以启发学生呈现多种视角的价值判断,由他们自行权衡与取舍。在精神陪伴方面,班主任的责任更加重大,因为他们与学生互动交流的机会更多,更容易对学生的价值观产生影响。

如果教师能把“致良知”作为教育工作的首要使命,帮助学生把“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他人着想的善良”内化为一种个人品质,那教师下跪和被打这类悲剧就可能会避免发生了。

正常的师生关系应当是平等互利的关系。教师提供产品和服务,收获职业成就感和个人的精神成长;学生在学业上付出努力,积极参与各种活动,在此过程中收获知识、开阔视野、涵养人格。如此一来,师生关系可以达至“师生和谐,教学相长”的理想状态。

(作者系人大附中西山学校AP项目教师。自主开设了公民课、审辩式思维课、国际理解与跨文化交流课)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杨仁旺 教育 产品 服务 师道尊严

更多

更多